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jiǔ
dēng
gāo

朝代:宋作者:张元干浏览量:3
jiǔ
dēng
gāo
wǎng
shì
zhī
chù
líng
qiān
biàn
zǒng
chéng
kōng
huí
shǒu
shí
nián
qiū
chuī
tái
dōng
西
chuāng
xiāo
xiāo
mèng
rào
zhōng
yuán
jiào
lái
jiù
huà
lóu
zhōng
dào
xiāng
hàn
hǎi
shān
fēng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曾登上菊坡那条登高的道路。曾经的往事,如今不知消散在什么地方。山川变迁、世事更迭,到最后都成了虚无。回头想起这十年间秋日的思绪、都萦绕在吹台之东。西窗外,萧萧的秋雨下了一整夜。梦境一直萦绕着中原大地。醒来后,依旧能听到画楼上传来的钟声。没料到木犀花的香气、竟能在山海吹来的风中飘散开来。

逐句剖析

"菊坡九日登高路":在重阳节这天,曾登上菊坡那条登高的道路。

# 登高:古代风俗,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有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避邪之说。

"往事知何处":曾经的往事,如今不知消散在什么地方。

"陵迁谷变总成空":山川变迁、世事更迭,到最后都成了虚无。

"回首十年秋思、":回头想起这十年间秋日的思绪、

"吹台东":都萦绕在吹台之东。

# 吹台:古迹名。梁孝王吹台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

"西窗一夜萧萧雨":西窗外,萧萧的秋雨下了一整夜。

"梦绕中原去":梦境一直萦绕着中原大地。

"觉来依旧画楼钟":醒来后,依旧能听到画楼上传来的钟声。

"不道木犀香撼、":没料到木犀花的香气、

"海山风":竟能在山海吹来的风中飘散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菊坡九日登高路》是南宋张元干所作的一首词。上片由登高的场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寻,感慨世事变迁最终归于虚无,又将多年的秋日思绪与具体地点相连,寄寓着对过往的怅惘之情;下片通过夜雨、梦境等元素,写出对中原的牵挂,以及梦醒后的现实感受,末句以木犀香气带来意外的舒缓,情感丰富。此词语言平实却意蕴深厚,通过登高所见所感,抒发对过往往事的怅惘以及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表达对中原故土的深切牵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元幹(1091~1160?),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曾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时致仕南归,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张元幹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尤以词著称,早期多为流连光景、离别相思之作,风格清丽妩媚;北宋灭亡后,词风一变,内容多感慨国家兴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激越高昂,豪迈奔放。其诗“清新而有法度,蔚然出尘”,受苏轼、黄庭坚影响颇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重阳感怀的词,借九日登高的往事、陵迁谷变的变迁、西窗萧萧的夜雨、梦绕中原的思绪以及木犀飘香的现实等景象,写出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中原故土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中,“西窗一夜萧萧雨”是实写,描绘了窗外秋雨整夜淅淅沥沥落下的情景;“梦绕中原去”是虚写,写的是在这样的雨夜中,诗人梦中魂牵梦绕着回到中原故土。实写的雨声为虚写的梦境营造了凄清的氛围,虚写的梦则寄托了诗人对中原的深切思念,虚实结合,将这份思念之情表达得更为真切动人。起兴:首句“菊坡九日登高路”巧用起兴手法。起兴多为触景生情,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情或事。此句描绘出菊坡九日登高的场景,自然引出下文对往事的追忆,“往事知何处”的感慨因登高这一情境而生,让对往事的怀念显得顺理成章,为全词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

3. 分段赏析

上片“菊坡九日登高路”,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九日”是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菊坡”则是登高的具体去处。这句看似简单的叙述,却因“登高”这一行为,自然引出对过往的回忆,为后文抒发对往事的感慨埋下伏笔,也让“菊坡”这个地方带上了与节日相关的特殊意味。“往事知何处”,承接上句的登高场景,由眼前的路转向对往事的追寻。“知何处”是对往事去向的疑问,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却充满了对往事消散的怅惘。这种以疑问表达感慨的方式,让情感更为含蓄,也让对往事的怀念显得真切自然。“陵迁谷变总成空”,用“陵迁谷变”形容世事的巨大变化,山河移位、山谷改变本是极大的变迁,而“总成空”则指出这些变迁最终都归于虚无。这句从宏大的世事变化入手,将变迁与虚无联系起来,深化了对过往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叹惋。“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回首”呼应前文的回忆,“十年”点明时间的跨度,“秋思”则是这十年间积压的秋日思绪,“吹台东”明确了思绪萦绕的地点。下片“西窗一夜萧萧雨”,转向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西窗”是具体的位置,“一夜萧萧雨”写出秋雨下了整夜的状态,“萧萧”一词既描绘出雨声,又带出几分清冷的氛围。这句以景物渲染情绪,让环境的凄清与内心的愁绪相互映衬,为下文的梦境做了铺垫。“梦绕中原去”,由雨声转入梦境,“梦绕”写出梦魂萦绕的状态,“中原”是梦中牵挂的地方。这一句直抒胸臆,将内心对中原的思念通过梦境表达出来。“觉来依旧画楼钟”,写从梦中醒来后的情景,“觉来”点明梦醒,“依旧画楼钟”则写出醒来后听到画楼钟声的常态。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让梦中对中原的牵挂更显珍贵,而“依旧”一词也暗含着现实未变的无奈。“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不道”有出乎意料之意,“木犀香”是桂花的香气,“海山风”则点明了风的来源。没想到桂花的香气能在海山吹来的风中飘散,香气的浓郁与海风的力量形成呼应。这句以嗅觉感受作结,在现实的钟声之外增添了香气的存在,让复杂的情绪在清芬的香气中得到一丝舒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许月卿六《吟蛩》

下一篇:宋·杨万里《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