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依痕":寒水缓缓消退,岸边留下一线沙痕,
# 寒水依痕: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此处化用其决心书。寒水,常指清冷的河水。
"春意渐回":春意渐渐回临,
# 春意渐回:“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沙际烟阔":空阔的沙洲烟霭纷纷。
"溪梅晴照生香":晴日朗照,溪边的新梅香气氤氲,
"冷蕊数枝争发":数枝梅花争相吐蕊,装点新春。
# 冷蕊: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天涯旧恨":我独在天涯满腔怨恨,
"试看几许消魂":试想我现在是何等的悲怆伤神?
"长亭门外山重叠":长亭门外,群山重叠。
"不尽眼中青":望不断的远山遥岑
"是愁来时节":正是令人忧愁的节令时分。
"情切":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思绪纷纭。
"画楼深闭":画楼的层门紧闭,
# 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
"想见东风":可以预见这东风,
"暗销肌雪":暗暗使你的容颜瘦损。
# 肌雪:指人的皮肤洁白如雪。
"辜负枕前云雨":我真是对不起你啊,让你独守空闺冷衾,
# 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辜负:一作孤负。
"尊前花月":辜负了多少尊前花月的美景。
#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心期切处":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
"更有多少凄凉":更有多少酸甜苦辣,
"殷勤留与归时说":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
"到得再相逢":可等到我们再度相逢,
"恰经年离别":恐怕又要过一年光阴。
南宋词人
张元幹(1091~1160?),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曾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时致仕南归,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张元幹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尤以词著称,早期多为流连光景、离别相思之作,风格清丽妩媚;北宋灭亡后,词风一变,内容多感慨国家兴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激越高昂,豪迈奔放。其诗“清新而有法度,蔚然出尘”,受苏轼、黄庭坚影响颇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词。词作以冬去春来的交替时节为背景,过描写初春景色暗喻心境变化,思乡怀人,表面写夫妇离愁,实则寄托了更深层的家国之思与身世之感,在缠绵悱恻的情思中蕴含着深沉的悲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人借“寒水依痕,春意渐回”之景,抒发内心深沉的思乡之情。初春的寒水悄然融化,春意虽渐回大地,却更添词人对故乡的思念。“溪梅晴照生香”,以溪边梅花绽放的生机盎然之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离愁。虚实结合:“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为虚写,词人想象家中妻子独守空闺,日渐消瘦,寄托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实写眼前所见之景,长亭外重重青山,引发词人无尽的愁思,将虚实巧妙融合,深化了情感表达。设问:“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此句为设问,词人以“试看几许”自问自答,将无形的“旧恨”具象化,引导读者追问愁绪的深浅与根源。通过设问,词人将漂泊天涯的孤寂、故国之思的郁结层层铺开,引出下文“长亭门外山重叠”的苍茫景象,使愁情与空间阻隔形成强烈呼应。用典:“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化用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暗指夫妇欢爱。以男女情事隐喻家国情怀,既写夫妻离散之痛,又暗指南宋主和派弃守中原的屈辱,形成“私情”与“公愤”的双重寄托。比兴:“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梅花报春本为乐景,但“冷蕊”“争发”暗含孤寂与不甘。以梅花凌寒绽放象征词人虽处逆境仍坚守气节,而“争发”反衬个人壮志难酬的愤懑。
3.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寒水依痕,春意渐回”,巧妙化用杜甫《冬深》“寒水各依痕”与《阆水歌》“春从沙际归”两重意境,在保留杜诗苍茫底色的同时,融入词体特有的含蓄韵致。“渐”字——既摹写初春溪水解冻时冰痕渐消,又隐喻词人政治理想如冻土下萌动的春意,暗藏对家国兴衰的深沉喟叹。“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二句尤堪玩味:梅枝疏影斜映晴空构成对比,寒香浮动与生机萌动形成通感交织。那几枝倔强绽放的“冷蕊”,恰似词人孤忠品格的外化,与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政局构成反讽。下阕“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以设问句式总摄全篇,“长亭山叠”的实景由此升华为精神困局的象征。此句虽承江淹“黯然销魂”之意,却以“试看”二字注入主体的批判。“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三句尤见匠心:深闭的画楼既是实写思妇居所,更是志士精神囹圄的隐喻;“东风销肌雪”将个人离愁升华为群体命运写照。“枕前云雨,尊前花月”表面化用宋玉赋中男女欢爱意象,实则暗藏双重隐喻——“云雨”暗指抗金事业的短暂振兴,“花月”影射朝廷苟安的虚假繁荣。
4. 作品点评
《石州慢·寒水依痕》以景起兴,以情作结,表面写夫妇离愁,实则寄托家国忧思。全词以比兴贯穿,表面写儿女私情,实则借“天涯旧恨”寄托对山河破碎的痛心,以“心期切处”的个体愁思折射家国情怀,语淡而意深,堪称南宋词中情景交融的典范。
下一篇:宋·秦观《调笑令·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