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zhī
shàng
liú
yīng
lèi
wén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3
zhī
shàng
liú
yīng
lèi
wén
xīn
hén
jiàn
jiù
hén
chūn
niǎo
xiāo
qiān
guān
shān
láo
mèng
hún
duì
fāng
zūn
ān
pái
cháng
duàn
dào
huáng
hūn
néng
zhì
dēng
ér
liǎo
huā
shēn
mén

译文

枝头上黄莺啼鸣,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新落下的泪痕叠着旧泪痕。整个春天都没有寄一封家书,丈夫远在千里关山,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诉说一句话,只有空对着酒杯。内心悲痛已至极点,直到黄昏时分都难以平息。夜里刚刚灯油熬干了,窗外雨打梨花,还是闭门听着吧。

逐句剖析

"枝上流莺和泪闻":枝头上黄莺啼鸣,梦中惊醒的我泪流满面,

# 流莺: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新啼痕间旧啼痕":新落下的泪痕叠着旧泪痕。

# 啼痕:泪痕。唐岑参《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整个春天都没有寄一封家书,

# 消息:音信,信息。,鱼鸟:犹鱼雁。相传鸿雁、鲤鱼可以传递书信,故云。鸟,一作“雁”。

"千里关山劳梦魂":丈夫远在千里关山,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他。

#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关山:关隘山岭。

"无一语":早上起来,没有人可以诉说一句话,

"对芳尊":只有空对着酒杯。

# 芳尊:散发醇香的酒杯。亦借指美酒。尊,一作“樽”。

"安排肠断到黄昏":内心悲痛已至极点,直到黄昏时分都难以平息。

# 安排:听任自然的变化。

"甫能炙得灯儿了":夜里刚刚灯油熬干了,

# 炙得灯儿了:犹言将油熬尽。,甫能: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方才。

"雨打梨花深闭门":窗外雨打梨花,还是闭门听着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一说李清照所作,一说无名氏所作。该词紧扣莺鸟啼啭的悦耳旋律,巧妙将其融入词调,深切表达出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词的上片描绘思妇凌晨在梦中被莺声惊醒,遥想征人而泪流不止;过片前三句叙写女子在白日里的绵绵思念。末两句借景抒情,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抒发了绵延不绝的相思之意。词中以莺鸟啼鸣之声传递情感,声情交融,全篇行文婉转流畅,结构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的创作时间尚未确定,作者也存在争议。清代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的案语认为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收录了这首词,认为是李清照所作。而《全宋词》则将其归入无名氏的作品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借枝上流莺啼啭、思妇梦中惊醒及白日相思的景象,写出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绵绵不尽的相思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以黄莺的啼鸣引入,黄莺的婉转鸣叫本应是春日的喜悦象征,但在词中却与女子的泪水交织,形成强烈的反差,突显了她的孤寂与痛苦。“和泪闻”三字,巧妙地将自然声音与情感结合,展现了女子在孤独中听到黄莺啼鸣时的复杂心情。“梦”是此片的关节。后两句写致梦之因,前两句写梦醒之果。致梦之因,词中写了两点:一是丈夫征戌在外,远隔千里,故而引起思妇魂牵梦萦,此就地点而言;一是整整一个春季,丈夫未寄一封家书,究竟平安与否,不得而知,故而引起思妇的忧虑与忆念。下片写女子在白天的思念。她一大早被莺声唤醒,哭干眼泪,默然无语,千愁万怨似乎随着两行泪水咽入胸中。“安排肠断到黄昏”从早晨到黄昏,女子的愁绪不断加深,最终“肠断”,表达了她的极度痛苦与无奈。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女子从早到晚的愁绪不断加深,情感层层递进。“甫能炙得灯儿了”这里是说,刚刚把灯油熬干了,又听着一叶叶、一声声雨打梨花的凄楚之音,就这样睁着眼睛挨到天明。词人不是直说彻夜无眼,而是通过景物的变化,婉曲地表达长时间的忆念,用笔极为工巧。“雨打梨花深闭门”以景结情,通过“雨打梨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美感。梨花在雨中凋零,象征着女子的青春与美好在孤独中逐渐消逝。“深闭门”则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封闭与对外界的隔绝,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孤独与无奈。词中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片官商。细细玩索,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显著好处在于因声传情、声情并茂。词人开篇即捕捉鸟莺啭鸣的动人旋律,巧妙融入词调,使通篇音律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满篇皆合官商之律。细细品味,便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独特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形容愁怨之意最工。如后叠“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颇有言外之意。

宋杨偍赵万里《校辑古今词话》

# 无限含愁,说不得。

明杨慎《草堂诗余》

# “梨花”句与《忆王孙》同。才如少游,岂亦自袭耶?抑爱而不觉其重耶?

明茅暎《词的》

# (眉批)新痕问旧痕,一字一血。结两句有言外无限深意。(评语)形容间中愁怨,如少妇自吐肝胆语。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

# 后段三句似佳。结句尤曲折婉约有味,若嫌曲细。词与诗体不同,正欲其精工。故谓秦准海以词为诗尝有“市幕千家锦绣垂”之句。孙莘老见之云:又落小石调矣。

明张綖《草堂诗余别录》

# “安排肠断”三句,十二时中无间矣。深于国怨者。末用李词。古人爱句,不嫌相袭。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孤臣思妇,同难为情。“雨打梨花”句,含蓄得妙,超诣也。

清黄蓼园《蓼园词远》

# 词虽浓丽而不乏趣味者,以其但知作情景两分语,不知作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语耳。“雨打梨花深闭门”“落红万点愁如海”皆情景双绘,故称好句,而趣味无穷。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 不经人力,自然合拍。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钧《滕公》

下一篇:宋·方泽《武昌阻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