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容清更丽":雨后的春景更加清丽。
# 春容:春天的景物。
"只有离人":只有离别故乡的人,
"幽恨终难洗":心中的隐痛终难清洗。
# 幽恨:深恨。此处指郁结于心的乡愁。
"北固山前三面水":北固山前,三面临水,
# 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碧琼梳拥青螺髻":宛如碧玉梳堆起了青螺发髻。
# 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一纸乡书来万里":一封家信来自遥远的万里。
"问我何年":问我什么时候,
"真个成归计":真的为回归故里而决计?
# 归计:回乡的打算。,真个:真的,的确。个,助词。
"白首送春拚一醉":回首送春,拼死一醉,
# 拚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白首:回首 一作:“回首”。
"东风吹破千行泪":东风吹断了我的千行热泪。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蝶恋花·送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一首惜春与思乡的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对春天离去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这里“洗”字用了水文解构,把幽恨比作难以洗净的东西,和前面的雨水形成对比。比喻:“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这里明显有地理拟态,把山水比作梳子和发髻,形象生动。反衬:“白首送春拚一醉”用送春饮酒的豪迈举动反衬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词人先写经过春雨洗涤后的景色,一切显得清新而美丽:“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春雨后的景色虽美,但词人内心的离愁却难以被洗去。一个“洗”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现了春雨的清新,又反衬出词人难以释怀的思乡之情。接着,词人放眼望去,描绘出北固山前的美景:“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这样的山水虽美,但终究不是故乡的景色,反而加深了词人的离愁。下片转入对思乡之情的进一步抒发:“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家乡的来信询问归期,但词人却无法回答,漂泊的日子依然遥遥无期,这种无奈与愁苦被逼出末句:“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词人只能借酒浇愁,希望在醉意中送走春天,然而东风却吹不干脸上的泪痕,反而让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送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将惜春与思乡的情感完美融合,展现了苏轼作为宦游之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
# 淑真诗词多柔媚,独《清昼》一绝,《送春》一词,颇疏俊可喜。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 淑真诗好,词不如诗。爱其“黄昏却下潇潇雨”句,又词好于诗也。
明陆昶《历朝名嫒诗词》
# “奠也愁人意”,“意”字借叶。“把酒送春春不语”二句,与“庭院深深”作后结、“妾本钱塘”作前结相似。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上一篇:宋·罗必元《长干里》
下一篇:宋·李弥逊《卢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