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旋落花风荡漾":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风中飞舞着。
# 面旋落花:面对花片被风吹落而旋转。
"柳重烟深":重重翠柳笼罩在缕缕水雾之中,
# 柳重烟深:烟霭笼罩柳树,颜色深暗、不明。
"雪絮飞来往":柳絮象漫天飞雪。
# 雪絮:指柳絮。
"雨后轻寒犹未放":雨后仍感到微微的寒意,
"春愁酒病成惆怅":春天的愁绪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怅的情绪。
"枕畔屏山围碧浪":躺在床上从枕边看去,
# 屏山:屏风。
"翠被华灯":青山象屏风围绕着绿湖,周围点缀这点点灯光,
# 华灯:指室内的灯光。,翠被:《乐府雅词》中作“翠袂”。
"夜夜空相向":每天晚上只能眼看这景象。
"寂寞起来褰绣幌":寂寞中起身来掀起窗纱,
# 绣幌:即绣帘,用各色丝线刺绣成各种花色图样的门帘。,褰:揭,拉开。
"月明正在梨花上":看见月亮正在花丛上缓缓移动。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它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暮春时节的所见所感。上片通过描绘落花随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纷飞以及雨后轻寒等迷离幽淡之景,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略带惆怅的氛围,体现女子因春去而生发的愁绪。下片着重刻画女子独处空室的情景。全词抒情含蓄,用语典雅,时间从白昼过渡到夜晚,始终情景相映相融,表达出女子夜以继日、浩渺深长的愁思。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半夜起来揭开窗帘,看见“月明正在梨花上”,茕茕孑立的人与梨花,都在月光的笼罩映衬之下。画面鲜明,形象生动,情景交融,于艳丽处忽生清淡,传达出一种难以排谴而又百无聊赖的情绪。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起笔便勾勒出一幅暮春图景。女子置身户外,落花翩跹,竟有花瓣轻擦她的脸颊,悠悠飘落地面,尽显春事将尽的阑珊之意。曾经绽着金黄的柳条,此刻已被繁密绿叶压得沉甸甸,低垂而下。团团柳絮在空中悠悠飘荡,似乎在执拗地抗拒着如落花般落地的命运。春归花谢本就易惹愁绪,更何况雨后仍留轻寒,女子又因春愁借酒消愁,致使身体不适。这般情境下,主人公心中“惆怅”油然而生,也就不足为奇。下片之中,主人公回到屋内,慵懒地掀开锦被,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枕边那熟悉的小屏风上。屏风上绘制的层层碧浪,此刻仿佛成了无情的阻隔,硬生生将她与情郎分隔两方,让她心头泛起阵阵寒意。曾与情郎共拥的锦被,曾见证二人浓情蜜意的华灯,如今皆形单影只。春夜漫长,女主人只能与它们默默相对,寂寞之感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后两句则描绘了一个举动与一幅画面:半夜时分,女子起身轻轻揭开窗帘,只见明月的清辉正洒落在洁白的梨花之上。孤独的人与素洁的梨花,一同沐浴在月光下,构成一幅鲜明而生动的画面。此景情景交融,于华丽笔触间陡然生出清淡之意,将女子心中难以排遣又百无聊赖的情绪,细腻地传达出来。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在情感抒发上委婉含蓄,用词尽显典雅韵味。其时间脉络从白昼延展至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的情感活动也日夜相继,未曾间断。在刻画女子对情郎的思念心态时,并非平铺直叙,而是如乐章般一唱三叹,婉转曲折。这种细腻的表达,深刻地展现出主人公的哀愁并非一时感触引发的短暂情绪,而是如同潺潺溪流,全天候流淌,日日夜夜,连绵不绝,弥漫着一种浩渺无尽、深长幽远的愁绪,仿佛没有尽头,始终萦绕在主人公心间。
# 欧公《蝶恋花》“面旋落花”云云,字字沉响,殊不可及。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上一篇:宋·周弼《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