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郭云烟匝几重":环绕城郭的浓浓云烟,迷迷朦朦不知有多少重,
# 匝:环绕一周叫一匝。,绕郭云烟:郭云烟:一作阁烟云。郭,内城称城,外城称郭。
"昔人曾此感怀嵩":唐时的名相曾经在此地怀念嵩洛感慨无穷。
# 嵩:这里兼指嵩山与洛阳,因洛阳又称嵩京,李曾分司东都(洛阳)。,昔人:指李德裕。
"霜林落后山争出":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争相显露各自面容,
# 霜林:指带霜的林木。
"野菊开时酒正浓":野菊开放的美好时令,我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 酒正浓:醇酒逸兴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野菊开放的美好时令,我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 画角:彩绘的号角,用以报时。,解带:解开衣带。
"倚栏斜日照青松":斜倚着楼上高栏观赏夕阳照在苍翠的青松。
# 斜日: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会须乖醉携嘉客":我将要乘着醉意带领佳客,
# 携:带领。,乖醉:乘着醉意。
"踏雪来看群玉峰":冬雪皑皑时再踏上如玉的群峰。
# 群玉峰:群玉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白雪覆盖的山峰。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宴饮抒怀诗。描绘了诗人与郡僚在怀嵩楼新开南轩宴饮时所见的云烟、霜林、野菊等景象,以及诗人的举止和畅想,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不畏政治困境的嶙峋风骨,和从容面对风雨的潇洒豁达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霜林落后群山竞出、野菊盛开的景象,借秋日之景抒发宴饮时的愉悦以及自身的乐观心境。托物言志:“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通过描写在西风中解带、倚栏看青松的情景,以青松自比,展现自己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如青松般坚毅的品格。虚实结合:前六句“绕郭云烟匝几重”等是实写眼前所见所感之景,尾联“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是虚写设想中的冬日重游之景,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意境。引用:颔联中提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颈联提到“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等,引用诗句,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首联,“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诗人登上高楼,看到滁州城被重重云烟环绕,触景生情,联想到曾在此感怀嵩洛的昔人,借古伤今,营造出凝重的氛围,表达出内心的感慨。颔联,“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争出”一词将山峦拟人化,生动展现了霜林落后群山争先显露的动态,与凌霜盛开的野菊构成画面,既写出了自然的生机,也表现出作者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颈联,“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通过“解带”“倚栏”的动作描写,以及西风、画角、斜阳、青松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洒脱的画面,透射出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尾联,“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诗人想象未来与友人乘醉踏雪重游的情景,以群山银妆素裹的景象暗喻人品,展现出诗人的豪情与乐观。
4. 作品点评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魅力。此诗境界高远,风格遒劲。诗人以自然流畅之笔写景,层次分明,前六句实写所见所感,后两句虚设来朝之景,虚实相生。摄景角度多变,俯仰远近结合,营造出开阔深远的画面,画面中蕴含着诗人傲岸昂扬的精神,尽显其傲岸性格、坚强意志与嶙峋风骨。语言自然流畅,于写景中巧妙抒情,将诗人的心境与景致相融,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霜林”一联极为放翁所揣摩。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
上一篇:宋·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下一篇:宋·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