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诗者":说诗的人,
"有言词者":往往会提及诗词的文辞韵律。
"须臾": 没过多久,
"以酒见酌":有人摆酒设宴,
"中有一人举令云":席间有一人提议行酒令:“
"各和古词一首":各人都要附和一首古词”。
"且目余云":随后那人看着我说:“
"相公和叶石林睡起流莺语":相公就附和叶石林的《睡起流莺语》吧”。
"余素熟此词成诵":我向来熟知这首词,早已能背诵,
"遂援笔赓之":于是拿起笔续写,
"掷笔而寤":写完掷笔后便从梦中醒来。
"枕上记忆":我躺在床上回忆梦中所写的内容,
"不遗一字":竟然一字不差,
"亦异矣":这也太奇异了。
"以词意详之":从词的意境来仔细琢磨,
"余三上丐归之疏":我多次上奏请求辞官归乡的奏疏,
"君父其从欲乎":或许皇上即将应允了吧?
"因录呈同官诸丈":于是我把这首词抄录下来呈给同僚们看,
"恐可为他时一段佳话云":心想这或许能成为日后的一段佳话。
"燕子呢喃语":燕子发出呢喃的话语。
"小园林、":小园里、
"残红剩紫":残花零星飘落,
"已无三数":已所剩无几。
"绿叶青枝成步障":满地绿叶青枝如屏风般林立,
"空有蜂旋蝶舞":唯有蜜蜂蝴蝶在其间飞舞盘旋。
"又宝扇、":又有宝扇轻轻摇动,
"轻摇初暑":送来初暑的微风。
"芳沼拳荷舒展尽":池塘里的拳状荷叶已全部舒展,
"便回头、":转身望去,
"乱拥宫妆女":仿佛一群身着宫妆的女子簇拥在一起。
"惊岁月":惊叹岁月啊,
"能多许":还能有多少时光留存。
"家山占断凫鸥渚":家乡山水占尽凫鸥栖息的沙洲水渚,
"最相宜、":最适宜、
"岚烟水月":赏岚烟笼水,
"雾云霏雨":雾云伴雨的朦胧景致。
"三岛十洲虽铁铸":即便用铁铸起三岛十洲的仙山幻境,
"难把归舟系取":也难系住我归乡的舟楫。
"且放我、":且放任我、
"渔樵为与":做个渔父樵夫。
"从此细斟昌歜酒":从此细斟昌歜美酒,
"况神仙洞府无邀阻":何况神仙洞府也无阻隔。
"何待结":何必等待端午系,
"长生缕":那长生缕。
南宋词人
吴潜(1195~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嘉定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贬死于循州。其词激昂凄劲,颇有感怀时事之作,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词风亦与其为人接近,在南宋为一大家。诗作颇平衍,兼多拙句,通体浑成之作,不多见。吴潜的诗大多已佚,所存者多写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而导致的对仕途的厌倦。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集其遗文编为《履斋遗稿》4卷。
1. 分段赏析
上阕词人写暮春之景,感怀岁月之匆匆。起笔以 “燕子呢喃语” 破题,借禽鸟微声切入园林深境。“残红剩紫,已无三数” 紧承其后,点染暮春残景。姹紫嫣红渐次凋零,唯余零星落英,恰似繁华易谢的人生隐喻。“绿叶青枝成步障” 化用西晋石崇以锦障遮路之典,却反其意而用之,言枝叶茂密如天然屏障,虽暂蔽春光,却难留芳华。“空有蜂旋蝶舞” 着一 “空” 字,道尽蜂蝶纷扰之徒劳,暗喻世间营营皆为虚妄。“宝扇轻摇初暑” 转写节候变迁,以罗扇摇风的细节点明时序推移,笔锋遂入夏日。“芳沼拳荷舒展尽”尤见工笔:池中幼荷初展,蜷曲如拳的叶片渐次铺陈,忽以“乱拥宫妆女”作比,将田田荷叶想象为环佩叮咚的宫女群像,既合“步步生莲”的古典意象,又以拟人笔法赋予静物以动态神韵。结句 “惊岁月,能多许” 陡然收束,由景及情,以突兀之叹道出流光易逝。眼前美景虽盛,奈何年华似水,能有几多岁月供人蹉跎?下阕主要写归心遥寄,畅言隐逸之真趣。“家山占断凫鸥渚” 直抒胸臆,“占断” 二字斩截有力,言家乡山水尽得凫鸥栖息之清幽,非尘俗可染。“岚烟水月,雾云霏雨” 以两对四字短语铺陈水墨长卷:烟岚绕水,雾雨迷蒙,月映波心,云影徘徊,尽现江南山水的朦胧灵秀。此等景致非止自然之美,更暗合庄子 “与鸥鸟忘机” 的隐逸理想,见出词人对故乡的精神皈依。“三岛十洲虽铁铸,难把归舟系取”笔锋陡转,纵使仙家瀛洲以铁铸就,亦难系住归乡之舟。此处以“铁铸”与“归舟”形成刚柔对比,极言归心之坚不可摧,暗讽世人对浮世虚名的执迷。纵有仙山永固,何如故土一抔?“且放我、渔樵为与”顺势而下,以“且放”二字作解脱语,宣告甘与渔樵为伍的人生选择,语气中既有被迫远离仕途的愤懑,亦有勘破世事后的释然。“细斟昌歜酒”承端午习俗,昌歜即菖蒲,可浸酒避疫,将节令物事转化为生活情趣;“神仙洞府无邀阻”更进一层,谓人间清欢胜似仙境,无需叩阍求告,自能逍遥其间。结句“何待结,长生缕”以反诘收束,否定对长生久视的刻意追求,既已栖心山水,活在当下,又何必执念于外物维系?此语看似旷达,实则隐含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慨叹,与上阕 “惊岁月” 形成呼应。
上一篇:宋·陈允平《山中吟(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