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十亩屋头边":屋子旁边有田园十亩。
# 屋头边:屋子旁边。
"正春妍":春光正好。
# 春:春光。
"酿花天":百花都酝酿竞放娇颜。
# 酿:酝酿。
"杨柳多情":多情的杨柳,
"拂拂带轻烟":随风飘拂摇摆,笼着淡淡轻烟。
# 轻:淡淡的。
"别馆闲亭随分有":幽馆闲亭随处可见,
# 别馆:别墅。
"时策杖":我时时拄着手杖,
# 策杖:拄着手杖。
"小盘旋":稍作流连。
"采山钓水美而鲜":采山货,钓河鱼,味道既鲜而美。
"饮中仙":我是那酣饮中的酒仙。
"醉中禅":醉倒后的禅人。
# 醉中禅:醉倒后的禅人。禅,这里指醉心禅法者。
"闲处光阴":在闲居的日子里,
# 光阴:日子。
"赢得日高眠":日上三竿我还酣睡不起。
"一品高官人道好":人们都说做一品高官好,
"多少事":但有多少事,
"碎心田":让人心力交瘁。
南宋词人
吴潜(1195~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嘉定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贬死于循州。其词激昂凄劲,颇有感怀时事之作,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词风亦与其为人接近,在南宋为一大家。诗作颇平衍,兼多拙句,通体浑成之作,不多见。吴潜的诗大多已佚,所存者多写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而导致的对仕途的厌倦。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集其遗文编为《履斋遗稿》4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词,也是一首闲居述怀词。描写了词人谪居循州时的田园生活:十亩家园春光明媚,采山垂钓自得其乐,通过对比官场劳心与乡居闲适,表达了甘于淡泊、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直接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一品高官”的世俗价值与“碎心田”的真实感受,坦率表达出诗人宁愿选择闲适田园的坚定态度。
3. 分段赏析
上阕:“家园十亩屋头边”开篇即点明词人居住的环境,十亩田园环绕着屋舍,营造出闲适的田园氛围。“正春妍。酿花天”描绘了春日里百花盛开的景象,用“酿”字生动表现出春天酝酿生机的过程。“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通过拟人手法,将杨柳写得含情脉脉,轻柔的枝条带着淡淡烟霭,勾勒出一幅恬淡的春日图景。“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旋”写词人日常的闲适生活,在园中随处可歇,时而拄杖漫步,展现出悠然自得的心境。下阕:“采山酌水美而鲜”转入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采摘山野之物,饮用清冽泉水,生活简单而美好。“饮中仙。醉中禅”用两个三字句,既写出饮酒的畅快,又暗含超脱尘世、参悟禅理的意味。“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直白地表达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不受世俗约束。“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三句直抒胸臆,通过对比官场的劳心费神与田园的闲适自在,明确表达了词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4. 作品点评
该词作语言质朴自然,毫无斧凿痕迹。通篇看似信手拈来,却精准传神地抒发了词人的内心情感。
# 词是赠人之作,抒发作者闲居时的情怀。言语温润恬淡,情致悠闲洒脱。但歇拍三句,却道出了一位正直官员的心曲。
不详北京燕山出版社社长任德山
上一篇:宋·陈师道《八月十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陆游《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