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江村":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赏,
"梅雪飘裙":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
# 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情何限、":回忆旧地、
# 何限:犹“无限”。
"处处消魂":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
# 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故人不见":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
# 故人:指陈述古。
"旧曲重闻":每当吟诵旧曲之时。
"向望湖楼":就想起望湖楼,
#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孤山寺":孤山寺,
# 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涌金门":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 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 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题诗千首":都有题诗,不下千首,
"绣罗衫、与拂红尘":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
# 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别来相忆":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
"知是何人":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
"有湖中月":还有西湖的明月,
# 湖:指杭州西湖。
"江边柳":钱塘江边的柳树,
"陇头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 陇:小山丘,田埂。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酬赠词。词中巧妙融合了对友人的深切缅怀与往昔景物的温馨追思,情感深沉真挚,诗意盎然,含蓄内敛,韵味悠长。情感在词中如波澜般起伏跌宕,深情而不失内敛。苏轼巧妙运用词牌的结构特性,使得上下片结尾均显得既含蓄又诗意满满。在苏轼早期的词创作历程中,这首词堪称上乘之作,充分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造诣与深厚的情感抒发能力。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借物生情,在那西湖之畔的皎洁月光,钱塘江畔的依依垂柳,以及城西南群山之巅的悠悠云朵,它们并非泛泛之景,而是特指苏轼与友人昔日共游之地。这些自然之物,仿佛承载着对他的深深眷恋,它们对他的思念,化作了一种无声的呼唤。对比:去年早春时节,苏轼与陈襄携手漫步于杭州城外,共赴一场春日之约。那时,正值梅花绽放,花瓣如雪般轻盈飘落,轻轻沾湿了他们的衣裳,这便是词中“梅瓣沾衣”所描绘的温馨场景。在那段时光里,深厚的友情与盎然的诗意交织在一起,让他们的每一次游历都充满了无尽的欢笑与沉醉。然而,“故友难逢”一语,悄然将词境转向,透露出昔日江畔共赏春光的日子已成过往云烟,那位去年同行的挚友,如今已不在身旁。
3. 分段赏析
《行香子·冬思》上片作者以缅怀与友人并肩漫步于江畔村落的难忘瞬间为引子,勾起对往昔友情的深切追思。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一年春回大地。回想起去年初春时节,苏轼与陈襄共赴杭州郊外探寻春色之美。词中所描绘的“梅雪飘裙”,正是两人在梅花盛开如雪的季节里,漫步于花海之中,花瓣随风轻舞,轻轻触碰着他们的衣裳。这份友情与诗意的交融,让他们的游赏之旅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与沉醉。“故人不见”,这一句将词境转向转折,暗示着那段江村探春的往事已成过往云烟,昔日同行的挚友已然不在身旁,徒留无尽的怀念与感慨。词的下片他心中暗自揣测,自打离开杭州之后,究竟是谁在默默挂念着他。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这首词所寄之对象——友人陈襄。但苏轼笔锋一转,巧妙地运用了另一种表达方式,将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转化为自然景物对他的眷恋。“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这些并非泛泛之景,而是特指他们昔日在杭州时常游赏之地。这些自然之物,仿佛承载了对他的深深思念,如同在轻声呼唤,期盼着他能重返那片充满回忆的土地。与此同时,陈襄身为杭州的地方长官,宛如那片湖山的主人一般,因此,湖山的呼唤实则便是主人的深情召唤,“何人”二字在此处得到了确切的回应。这份情感的传达是如此婉转细腻,用词造句亦是清新雅致,充满了韵味。
4. 作品点评
这是苏轼早期的作品之一,它已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无论在题材和句法等方面都有显而易见的以诗为词的特点。词中情感真挚深切,写作手法独到,从旁侧切入,情感波澜起伏,充分利用了词牌的结构特性,将上下两结处理得含蓄而有诗意。词中今昔对比、物是人非之感表现得极为恰切、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 前后三句结语自然。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
# 此词之特色,全在借人映己手法,即将自己肚肠,置对方腹中,通过对方如何思念自己,从而表达自己怀忆友人的感情,全词因此显得灵动,富有情韵。
陈如江《东坡词》
上一篇:宋·李昉《仙客》
下一篇:宋·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