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湿行云":风和露水打湿了流动的云雾,
# 湿:衣服沾湿。
"沙水迷归艇":沙滩边的江水弥漫,让归航的小艇迷失方向。
# 归艇:艇,归来的小舟。,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
"卧看明河月满空":躺卧着仰望天空,银河璀璨,明月洒满天空,
# 明河:即银河。
"斗挂苍山顶":北斗星高悬在苍山顶上。
# 斗:指北斗星。
"万古只青天":万古以来,只有这苍茫青天永恒不变,
"多事悲人境":人间世事多变,充满悲苦让人感叹。
# 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
"起舞闻鸡酒未醒":像祖逖一样听到鸡叫就起身舞剑,可惜酒意还未消散,
# 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晋元帝时,祖狄自请统兵北伐,渡江时击楫立誓说,不靖中原而复渡者,有如此江。这里借用来抒发作者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的爱国抱负而感到愁苦的心情。
"潮落秋江冷":潮水退去,秋江一片清冷。
南宋词人
张元幹(1091~1160?),南宋词人。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芦川老隐,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曾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时致仕南归,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张元幹与张孝祥合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尤以词著称,早期多为流连光景、离别相思之作,风格清丽妩媚;北宋灭亡后,词风一变,内容多感慨国家兴亡,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激越高昂,豪迈奔放。其诗“清新而有法度,蔚然出尘”,受苏轼、黄庭坚影响颇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借景抒怀、感怀时事的词。上片以“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描绘了夜间泛舟沙溪时清幽静逸的画面:银河横亘、月华满空、北斗挂山,营造出悠然闲适而又阔大的意境。下片转而抒情,借“万古青天”的永恒反衬“多事人境”的苍凉,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结句“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既显报国无门的幽怨,又含不甘沉沦的壮怀。全词景为情设、情由景生,在清逸之景中寄寓深沉悲愤,展现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切与个人抱负难伸的苦闷。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开篇描绘秋夜湿润云雾、迷茫沙水与迷失归舟,营造孤寂氛围,暗含漂泊失意之感。用典:“起舞闻鸡酒未醒”,巧用祖逖“闻鸡起舞”典故,原指祖逖听到鸡叫便起身舞剑立志报国,词人借此自比,抒发报国无门、只能借酒浇愁的悲愤。情景交融:“潮落秋江冷”,以景结情,潮水退去、秋江清冷之景,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孤寂融入其中,韵味悠长。
3. 分段赏析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开篇列锦式铺陈意象,风露沾湿行云,沙溪迷雾笼罩归艇,勾勒出夜间泛舟的朦胧清幽之境,为全词奠定静谧而略带迷茫的基调。“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视角由艇外转至艇中,仰观天宇,银河璀璨、月华满空、北斗垂山,画面由近及远,意境由清幽转为阔大,暗含作者暂忘尘俗的片刻悠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从自然之永恒转向人间之多艰,“悲”字直抒胸臆,将宇宙的亘古不变与人间的动荡苦难对比,寄寓对国事的深切忧虑。“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化用典故写壮志,却以“酒未醒”“秋江冷”收束,醉态与冷寂之景,消解了典故的激昂,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悲愤之情在景语中戛然而止。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结构上,上片绘景,下片抒怀,然上下片间具紧密内在关联:清丽之景寄寓幽怀独抱;阔大意象烘托悲壮胸襟。景为情造,情由景生,尽显张元干 “长于悲愤” 的词风特质。
# 内意外境,浑然一体。
现代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 这阕小令,亦具妩秀之姿。
现代北京杂文学会副会长杨子才《古今五百家词钞》
下一篇:宋·欧阳修《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