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yín
èr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2
shān
chóng
niān
chū
qiū
yún
xuē
píng
lián
sōng
xià
yuè
hēi
kān
xíng

译文

山色仿佛又被重新勾勒描绘出来,秋天的云朵好似被削平了一样。让人怜惜的是松树下的小路,月色昏暗,实在不适合在这样的路上行走。

逐句剖析

"山色重拈出":山色仿佛又被重新勾勒描绘出来,

# 重:一作童。

"秋云似削平":秋天的云朵好似被削平了一样。

"可怜松下路":让人怜惜的是松树下的小路,

"月黑不堪行":月色昏暗,实在不适合在这样的路上行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吟(其二)》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山景图。前两句写山色和秋云的形态,营造出一种宁静、开阔的氛围。第三句笔锋一转,聚焦到松下的小路,以“可怜”表达出对这条小路的怜惜之情,末句点明“月黑不堪行”,突出了秋夜月色昏暗下道路难行的状况。整首诗短短四句,却勾勒出了一幅富有画面感的秋夜山景,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山色重拈出”,诗句中“重拈出”给人一种山色被重新描绘、展现的感觉,仿佛诗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重新发现了山色的美。“山色”点明了描写的对象,为全诗奠定了写景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氛围。“秋云似削平”,将秋云比作被削平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出秋云的形态。“似削平”不仅写出了秋云的平整,还给人一种简洁的感觉,与上句的山色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开阔的秋夜山景图。“可怜松下路”,诗句中“可怜”一词赋予了松下路以情感色彩,诗人对这条小路产生了怜惜之情。这可能是因为松下路在秋夜的环境中显得有些孤寂、冷清,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心境,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月黑不堪行”,点明了秋夜月色昏暗的情况,“不堪行”直接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道路难行的状况。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真实描述,也进一步烘托出了秋夜的清冷和孤寂,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石《忆秦娥·春寂寞》

下一篇:宋·刘克庄《莺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