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wàn
ān
shí
zhāng
·
·
wēn
yǎng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3
jīn
wēng
chà
jié
qīn
yīn
dòng
kǒu
táo
huā
chūn
shí
lún
tiān
shàng
yuè
liàn
chéng
wàn
jié
zhōng
zhēn
huáng
shì
zhī
chì
nǎi
shēn
wài
shēn
lóng
hàn
yuán
nián
xiāo
duàn
wēi
yīn
qián
miàn
gèng
rén

译文

金色的老者和美丽的少女结成婚姻关系,洞口的桃花每天都是春天的景象。捡到了一轮天上的月亮,炼成了经历万劫的屋中珍宝。黄婆就是母亲的母亲,赤子就是他身体之外的自身。龙汉元年的消息断绝了,在威音王佛之前又还有谁呢。

逐句剖析

"金翁姹女结亲姻":金色的老者和美丽的少女结成婚姻关系,

"洞口桃花日日春":洞口的桃花每天都是春天的景象。

"拾得一轮天上月":捡到了一轮天上的月亮,

"炼成万劫屋中珍":炼成了经历万劫的屋中珍宝。

"黄婆即是母之母":黄婆就是母亲的母亲,

"赤子乃其身外身":赤子就是他身体之外的自身。

"龙汉元年消息断":龙汉元年的消息断绝了,

"威音前面更何人":在威音王佛之前又还有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呈万菴十章·温养》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道教修炼的理念与境界展开。这首诗围绕道教修炼展开,首联写阴阳调和与修炼佳境;颔联展现修炼者获取宇宙精华并炼就珍贵成果的过程;颈联阐述修炼对心灵精神的塑造作用;尾联以道教纪年与神秘时间概念,引发对宇宙、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考,全诗充满道家神秘色彩与深邃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金翁姹女结亲姻,洞口桃花日日春”,这两句运用了道教中常见的金翁姹女意象。“金翁姹女”代表着修炼中的阴阳元素,二者结亲寓意着阴阳调和。而“洞口桃花日日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象征着修炼达到的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暗示修炼者在阴阳调和的过程中,身心处于一种愉悦、安宁且充满生机的境界。颔联:“拾得一轮天上月,炼成万劫屋中珍”,这两句诗中“天上月”象征着宇宙间的精华、大道的玄妙。“拾得”一词赋予了一种机缘巧合之感,仿佛修炼者偶然间获得了宇宙的奥秘。“炼成万劫屋中珍”表示经过修炼,将这宇宙精华炼化为能在漫长岁月中永恒存在的珍宝,“屋中珍”寓意着修炼者内心所获得的宝贵成果,体现出修炼过程的艰辛与收获的珍贵。颈联:“黄婆即是母之母,赤子乃其身外身”,这两句诗中“黄婆”和“赤子”同样是道教概念。“黄婆”在道教中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里说“黄婆即是母之母”,强调了其在修炼过程中的根源性和重要性。“赤子”代表纯真的本心或修炼者内在的纯净本质,“身外身”则进一步深化这种概念,暗示修炼者在精神层面超越了肉体的局限,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体现出修炼对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尾联:“龙汉元年消息断,威音前面更何人”,这两句诗中“龙汉元年”是道教纪年,“消息断”表示在这特定的时间节点之后,某种与世俗相关的联系中断。“威音前面”则是更久远的、超越常规认知的时间概念,“更何人”以反问的形式,引发人们对宇宙起源、时间尽头以及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且带有神秘色彩的氛围,使诗歌在结尾处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哲学层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嵲《寓居》

下一篇:宋·释心月《文殊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