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捻霜纨生怅望":手执洁白的纨扇,无语凝思,心生惆怅,
# 怅望:惆怅、怨恨。,霜纨:洁白如霜的细绢,这里代指团扇。,捻:用手指轻轻拿起。
"隔叶莺声":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一人,偏又响起阵阵莺声,
# 隔叶莺声:唐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似学秦娥唱":好似美女轻唱。
# 秦娥:秦地美丽的女子,古代秦女善歌,这里即指歌者。
"午睡醒来慵一饷":好一会儿还娇困无力,
# 一饷:同“一晌”,短暂的时间。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慵:困倦,懒得动。
"双纹翠簟铺寒浪":那铺床上的双纹翠席,尤如平展着清凉的细浪。
# 双纹翠簟:织有成双花纹的翠簟。翠簟:碧绿色的竹凉席。唐王缙《送孙秀才》:“玉枕双纹簟,金盘五色瓜。”寒浪:即指簟纹。竹席清凉,花纹起伏如浪,故称“寒浪”。
"雨罢蘋风吹碧涨":夏雨初霁,掠过蘋草的微风吹拂着新涨的碧水,
# 碧涨:碧浪上涨。,苹风:微风。蘋:浮生于水面的一种植物,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脉脉荷花":那水中荷花,带着晶莹的雨珠,亭亭玉立,摇曳生姿,雨后的荷花含情脉脉,
# 脉脉:含情的样子。
"泪脸红相向":红红的脸颊上挂着泪珠似得看着人们。
"斜贴绿云新月上":紧贴绿云新月升上来,
# 新月:农历每月初形状如钩的弯月,古代往往用来比喻女子的蛾眉。上,缓缓爬上。,绿云:比喻女子的头发黑如翠黛,浓似乌云。唐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弯环正是愁眉样":弯弯月痕正与愁眉一个样。
# 弯环:弯曲如环,喻指女子的眉毛。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金风刺衣着体寒,长眉对月斗弯环。”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以闺中女子闲愁为题材的词。它描绘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状态,通过时令景物、陈设器用勾勒画面,运用语言艺术与比兴手法,表述女子内心思绪。将月夜景色与美人情状相融合,暗寓愁绪,营造出人与景合、情与景融的艺术效果,展现出婉丽、曲折深婉的词情特色,以新巧隽永之笔刻画女子形象与情感。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上片“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描绘女子午睡醒后慵懒地躺在铺着双纹翠簟的床上,将翠簟比作寒浪,景中融入女子独处的孤寂闲愁;下片“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荷花带泪、新月如眉之景,与女子的相思惆怅之情交织,以景衬情,情因景显,营造出幽婉哀伤的意境,使景与情浑然一体,深切传达出女子内心的愁绪。
3. 分段赏析
“初捻霜纨生怅望”,起句便成功塑造出一位幽怨且缱绻的闺中女子形象。她手持洁白霜纨,陷入凝思,满是怅然。“捻”字精准刻画其执扇时的无绪情态,极为生动。“初”与“生”前后呼应,暗示因季节更替,女子心中新添怅惘。此句还暗用李白诗境,将女子的相思或伤春之情含蓄托出,为全词奠定了幽怨基调。“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这两句把莺声比作秦娥之唱,以年轻美貌女子歌声之美来形容莺啼。用莺声的欢快,反衬女子内心的怅恨。实写莺啼婉啭,虚写闺中寂寞,运实于虚,不着痕迹地点染出女子的孤寂,含蓄蕴藉,让读者在鲜明对比中感受其复杂情绪。“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进一步描绘闺中女郎午睡醒后的娇困与孤寂。“慵一饷”生动展现她睡醒后慵懒无力的状态。由翠簟联想到寒浪,意象转换自然,既点明睡醒场景,又为下片写她出户看花做铺垫,巧妙推进词意发展。“雨罢苹风吹碧涨”笔锋一转,描绘户外夏雨初霁的优美景致。“碧涨”承接上片“寒浪”,一虚一实,意脉相连。和风吹拂新涨碧水,勾勒出清新自然的画面,为后文写荷花及女子情感营造出适宜氛围。“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赋予荷花人的情感与风韵,荷花含情脉脉,似带泪红颜。“红相向”一语双关,既写荷花带雨相互映照,又暗指女子对花神伤,花与人在此交融,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细腻传达出女子内心的哀伤与情思。“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将时间从午后过渡到夜晚,描绘新月景象。“绿云”双关夜空浮云与女子乌发,新月如女子愁眉蹙于乌发下。作者借双关手法,借景抒情,以新月喻愁眉,使情与景和谐相融,营造出浓重的抒情氛围,委婉表达女子的怀人愁绪。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是晏几道词作作品。它通过细腻描绘闺中女子闲愁,反映特定时代女性情感世界,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展现出北宋婉约词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度与广度。写作语言精致细腻,善于运用细节与意象传情达意。情景交融之法炉火纯青,上片借闺中细节与衬景融入闲愁,下片以花月比兴双关,状写女子情思,室内外景相互辉映,营造出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设喻新巧,如以新月比愁眉,传神且富有韵味,尽显“词情婉丽”“曲折深婉”之风格。
# 词的下片画出了一幅图画,但实景与虚景之结合,又使此图无法画出,原因就在于这幅图画由情感而生成,可意会而难以笔传。“碧涨”固画不出,其内蕴情感之生长则更画不出;“脉脉荷花”之“泪脸”可画出,“红相向”中含蓄的青春的悲愁则无法画。“绿云”为何?天上伴月之云?满地绿荷如云?美人秀发似云?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但其中必定关联着这三者。愁眉样的弯环新月,“斜贴”着突现在这幅“心画”上,凝聚了所有的情意,那样皎洁,那样沉重,又那样凄楚。于是,那手执霜纨,所见所思所感无不凄凉伤感的女子的情愫,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现代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程自信《宋词精华分类品汇》
# 描写一个女子怅然若失的闲愁。词中描写这位女子手执纨扇默然怀想,以及她午睡醒来的慵懒之态,很是传神。下片以景写入,以貌写情,情景交融,还是传达出愁意。
现代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克俭《韦应物诗词选》
上一篇:宋·晏几道《清平乐·千花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