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xiǎo
chóng
lián
yǒu
yàn
guò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3
xiǎo
chóng
lián
yǒu
yàn
guò
wǎn
huā
hóng
piàn
luò
tíng
shā
lán
gān
yǐng
liáng
shà
hǎo
fēng
shēng
cuì
huí
shū
yuán
jiǔ
xǐng
rén
sàn
chóu
duō

译文

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晚上红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里。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逐句剖析

"小阁重帘有燕过":小楼重重门帘外面有燕子飞过。

# 过:飞过,过读平声。

"晚花红片落庭莎":晚上红花的花瓣落在了亭子里。

# 庭莎:庭院里所生的莎草。莎草为草本植物,叶条形,有光泽,夏季开黄褐色小花。,红片:落花的花瓣。,晚花:春晚的花。

"曲阑干影入凉波":独自一人在栏杆边而感到寒冷。

# 阑:一作栏

"一霎好风生翠幕":因一阵轻风才看到那碧绿帘幕,

# 一霎:一会儿,一阵子。

"几回疏雨滴圆荷":几次稀稀疏疏的雨滴在荷叶上。

# 几回疏雨滴圆荷:指的是一日之间好几次下雨,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

"酒醒人散得愁多":酒醒来人都走了又有了忧愁。

# 愁: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出自北宋杰出词人晏殊之手。全词围绕作者的生活与心境铺陈开来,一方面展现出其优渥闲适的日常,另一方面,又隐隐透露出一丝落寞怅惘的情绪。此词所蕴含的情感颇为独特,既非伤春女子心底的幽微愁绪,也不是漂泊羁旅、思乡心切的游子愁肠,更无关感怀时事、悲叹乱世的深沉忧思。晏殊借由笔下文字,抒发的是富贵之人面对时光匆匆、盛景难再、良辰易逝时,油然而生的那一抹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反映日常生活闲愁的词。描绘了小阁中,重帘后有燕子轻快飞过,傍晚时分红花片片飘落于庭院的莎草地上,曲折的栏杆影子映入清凉的水波之中。忽然一阵好风吹动翠绿的帘幕,又有疏疏落落的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在这一系列清幽景致的烘托下,词人酒醒人散,不由生出许多愁绪。通过对庭院景色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惆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闲愁。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词多处借景抒情,如“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通过晚花飘落、阑干倒影等景色,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绪。“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借好风疏雨之景,烘托出作者的闲愁。动静结合:“小阁重帘有燕过”是动景,“晚花红片落庭莎”既有落花的动态,又有庭莎的静态,动静相衬,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3. 分段赏析

起笔“小阁重帘有燕过”,瞬间点染出特定环境与节令氛围。这看似信手拈来的一笔,实则如惊雷破空,意蕴深远。穿帘而过的燕子,恰似传递春讯的使者,悄然告知帘内人春光将逝。这一灵动意象,犹如投石入潭,打破小阁周遭的静谧,巧妙架起重帘内外的联系。循着燕影望去,“晚花红片落庭莎”的景象映入眼帘——暮春时节,朝花夕谢,落红满地,庭院中的莎草在雨后愈发浓绿。“红片”与“庭莎”相映,尽显绿肥红瘦之态。再看池边,曲栏倒影沉入“凉波”,这“凉”字既描摹了日暮时分池水的清冷,更折射出阁中人内心的凄凉。上述三句聚焦帘外景致,以视觉为引,将“重帘”“过燕”“晚花”等意象编织成画。画面色调明暗交织、动静相衬,勾勒出庭院的凄清冷落之貌。虽未直接刻画主人公,但其孤寂处境与幽微心绪已呼之欲出。下片笔触一转,从帘外转入帘内,以听觉铺陈阁中人的感受。“好风”轻拂、“疏雨”飘落,本是寻常之景,却被阁中人敏锐捕捉,足见环境寂静、内心孤独。“翠幕生寒”中,“翠”的冷色调与“生”的动态感,赋予景物鲜活生命力;“疏雨滴圆荷”的细微声响,在空寂中被无限放大。帘外凄清、帘内空寂,加之“酒醒人散”后的怅惘,词人以情语收束全篇,如神龙摆尾,余韵悠长,掀起情感的层层波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韩维《城西书事》

下一篇:宋·吴芾《洪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