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táo
yuán
·
·
yuán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3
gēng
jìng
shēng
lín
yóu
jīng
huá
píng
xiǎo
nòng
chūn
míng
hán
chóu
shēng
xīn
suì
mèng
nián
qíng
cán
xiāo
bàn
jiǔ
xǐng
chūn
fēng
dìng
luò
méi
qīng
duàn
hóng
鸿
cháng
duǎn
tíng

译文

五更时分,马槽边的马儿安静无声。连邻家的公鸡也似乎害怕惊扰到这份宁静。晨光渐渐照亮了大地,带来春天的明媚。但傍晚的寒意仍让人心生愁绪。新年里我做着梦,却难忘去年的情。夜深将尽,我半醉半醒。春风吹拂,梅花轻轻飘落。孤雁飞过一座座长亭短亭。

逐句剖析

"五更枥马静无声":五更时分,马槽边的马儿安静无声。

# 枥马:指拴在马槽上的马。枥:马槽。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邻鸡犹怕惊":连邻家的公鸡也似乎害怕惊扰到这份宁静。

"日华平晓弄春明":晨光渐渐照亮了大地,带来春天的明媚。

# 平晓:天初亮。隋卢思道《驾出圜丘》诗:“平晓禁门开,隐隐乘舆出。”,日华:太阳的光华。

"暮寒愁翳生":但傍晚的寒意仍让人心生愁绪。

"新岁梦":新年里我做着梦,

"去年情":却难忘去年的情。

"残宵半酒醒":夜深将尽,我半醉半醒。

"春风无定落梅轻":春风吹拂,梅花轻轻飘落。

"断鸿长短亭":孤雁飞过一座座长亭短亭。

# 断鸿:失群孤雁。柳永《夜半乐》词:“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桃源·元日》是南宋吴文英创作的词作。上片描绘元日清晨,枥马无声、邻鸡似惊,日华初照春明,暮时寒翳愁生,通过对清晨至傍晚不同时段景色的细腻刻画,借景巧妙暗示心情变化。下片直抒胸臆,写新年之际对往昔的回忆,“残宵半酒醒”凸显孤独,又以“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营造凄美意境,借多种意象组合,将人生无常之感、游子漂泊的孤独怅惘以及对故乡旧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表露无遗。全词以婉约之笔,生动展现出词人在元日这天复杂深沉的内心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身在杭州西湖却心在故乡”,诗人通过描写杭州西湖的景色,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身处西湖美景之中,却心系故乡,将思乡之情融入所描写的景色之中。直接抒情:“前四句写朋友盼他早日归乡而自己却不能归去”,直接表达了自己不能归乡的无奈和遗憾,以及对朋友盼望自己归乡的感受,直抒胸臆,情感真挚。“最后四句感叹旧交零落,表示自己无意求升迁,只希望过闲适生活”,直接抒发了对旧交情况的感慨,以及自己对仕途的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醉桃源·元日》开篇“五更枥马静无声。邻鸡犹怕惊”,“静无声”生动地描绘出五更时枥马安静的状态,“犹怕惊”则以拟人手法,赋予邻鸡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清晨静谧且略带紧张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略带忧愁的情感基调。“日华平晓弄春明。暮寒愁翳生”,“弄”字炼字精妙,将日光在清晨的灵动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描绘出一幅阳光初照、春日明媚之景,而“暮寒愁翳生”则笔锋一转,以傍晚的寒冷和愁云,从时间维度上展现了一天中从清晨的明亮到傍晚的阴霾,借景抒情,暗示了词人心情的变化,体现出其内心的愁绪。“新岁梦,去年情。残宵半酒醒”,短短几句,从内容上直接点明了词人在新年之际,回忆往昔,沉浸在过去的情感之中,借由“梦”与“情”,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过往的怀念与眷恋,“残宵半酒醒”则进一步烘托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春风无定落梅轻。断鸿长短亭”,“春风无定”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落梅轻”借梅花飘落的轻盈之态,以景衬情,营造出一种凄美、空灵的意境,而“断鸿长短亭”中的“断鸿”象征着漂泊无依的游子,长短亭则是离别、羁旅的象征,此句将多种意象组合,情景交融,深刻地表达出词人作为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怅惘,以及对故乡、旧友的深切思念,与前文所表达的情感一脉相承,将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以婉约含蓄的语言,将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樽俎风流有几人》

下一篇:宋·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韦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