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ǎn
lán
huā
·
·
shū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xiǎo
lái
fēng
huì
què
shēng
lái
bào
què
xiàn
hán
méi
xiān
jué
chūn
fēng
lái
xiāng
jiān
zhǐ
xiě
jǐn
huí
wén
shàng
juǎn
chóng
kāi
biàn
qiān
huí
wàn
huí

译文

清晨醒来,轻风拂面,心旷神怡。喜鹊还未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喜事,未曾前来报喜。是羡慕那寒梅。夜里就知道暖意融融的春天已经到来。一纸香笺承载着万般情意。当我读完准备将香笺收起时。却又忍不住重新展开。读它千万遍也不厌倦。

逐句剖析

"晓来风细":清晨醒来,轻风拂面,心旷神怡。

"不会鹊声来报喜":喜鹊还未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喜事,未曾前来报喜。

"却羡寒梅":是羡慕那寒梅。

"先觉春风一夜来":夜里就知道暖意融融的春天已经到来。

"香笺一纸":一纸香笺承载着万般情意。

# 香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

"写尽回文机上意":当我读完准备将香笺收起时。

"欲卷重开":却又忍不住重新展开。

"读遍千回与万回":读它千万遍也不厌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减字木兰花·得书》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的喜鹊未报喜,寒梅却先知春,突出寒梅的敏锐与早春的生机勃勃,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寄寓了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与期待;下片写词人反复阅读书写有回文诗的信笺,重复多次也不厌倦,展现了诗人对这信笺寄托情感的珍视,以及深情厚意的绵延不绝。全词情意暖融,语言清新,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喜悦、惬意的情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减字木兰花·得书》是北宋苏轼创作的。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与七年之交、苏轼奉命到常州、润州一带赈济饥民、七年正月一日过丹阳,本词就作于第二天。题目中所谓“书”,即指夫人王闰之从杭州寄来的家信。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混成,含蓄有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喜悦、惬意的情味。表达了词人思念的殷切,以及对重逢的渴望。

2. 写作手法

双关:“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是说在接到家书的当天早晨,晓风轻轻地吹着,就有喜鹊啼唤,前来报喜,而自己却没有理解。早梅已经开放,令人羡慕,因为这年正月初二立春(参见《诗集》中编于本年的《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一诗),当天早晨(立春时刻未到)寒梅提前开放所以才那么说。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提前吹起的“一夜”“春风”,给词人带来了喜讯。夸张:“读遍千回与万回”这种夸张的语言,来表达一种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即由家书唤起的深沉而执着的情爱。

3. 分段赏析

上片写得书前的征兆。“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是说在接到家书的当天早晨,晓风轻轻地吹着,就有喜鹊啼唤,前来报喜,而自己却没有理解。倒是早梅已经开放,令人羡慕,因为这年正月初二立春(参见《诗集》中编于本年的《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一诗),当天早晨(立春时刻未到)寒梅提前开放所以才那么说(这是诗的语言)。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是,提前吹起的“一夜”“春风”,给词人带来了喜讯。所以这一句是语带双关。突出寒梅的敏锐与早春的生机,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与期。词人“得书”前意识到的是前一层意思,“得书”后悟出的才是后一层意思。下片写“得书”后的喜悦。分两层来写:第一层写对家人来信的深切理解:“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这里用了北朝时前秦苏蕙在丈夫被流贬后织锦而成《回文旋图诗》赠给丈夫,以寄托相思之情的典故,用来比喻家书所传写的缠绵悱恻的情意。这是词人读识的结果,所以他对家书深层的理解,实际上表明了他们双方灵犀相通。第二层写自己反复阅读,欲罢不能。读遍千回与万回”这儿写了一个细节“欲卷重开”,道出了阅读家书时欲罢不能的情绪心理。最后,用“读遍千回与万回”这种夸张的语言,来表达一种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即由家书唤起的深沉而执着的情爱。展现了诗人对这信笺寄托情感的珍视与沉醉,以及深情厚意的绵延不绝。全词情意暖融,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喜悦、惬意的情味。

4. 作品点评

《减字木兰花·得书》全词围绕题目“得书”二字来写,着力写出前后的情绪反应写得质朴、真切,自有其动人之处。全词情意暖融,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喜悦、惬意的情味。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混成,含蓄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文《石留》

下一篇:宋·王令《唐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