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
táng
chūn
·
·
wài
lián
cháng
cēn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3
wài
lián
zhǎng
cēn
shān
qīng
chù
ōu
fēi
shuǐ
tiān
róng
yàng
huà
ráo
chí
rén
yǐng
jiàn
zhōng
táo
qiǎn
shēng
shuāng
chàng
xìng
hóng
shēn
qīng
xiǎo
zhàng
miàn
xié
huī
fēn
cuì
yīn
guī

译文

外湖的莲子长短不齐地生长着,在雨后初晴青山之处有鸥鸟飞翔。水天相接波光荡漾,画船缓缓前行,人影在如镜的水面移动。桃叶用浅淡的声音双双歌唱,穿着颜色深红的轻衣。用小荷叶遮住脸避开斜阳,分得一片翠绿的树荫归来。

逐句剖析

"外湖莲子长参差":外湖的莲子长短不齐地生长着,

# 参差:高低不齐。

"霁山青处鸥飞":在雨后初晴青山之处有鸥鸟飞翔。

# 霁山:雨后山色。

"水天溶漾画桡迟":水天相接波光荡漾,画船缓缓前行,

# 迟:缓缓。,画桡:船桨,这里指画船。,溶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人影鉴中移":人影在如镜的水面移动。

# 鉴:镜子。

"桃叶浅声双唱":桃叶用浅淡的声音双双歌唱,

# 双唱:双双唱起。,浅声:轻婉歌声。,桃叶: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

"杏红深色轻衣":穿着颜色深红的轻衣。

# 轻衣:形容极薄的夏装。,深色:加深颜色。

"小荷障面避斜晖":用小荷叶遮住脸避开斜阳,

# 斜晖:偏西的阳光。,障面:遮面。

"分得翠阴归":分得一片翠绿的树荫归来。

# 阴:阴凉。,翠:指绿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为北宋词人张先所作的词。全词以细腻笔触勾勒江南夏日湖光山色的旖旎之美,巧妙地将自然景致的灵秀与女性的柔美相融合。词人生动描绘歌女于天光水色间轻歌曼舞的动人画面,字里行间尽显湖山的清幽灵韵与人物的纯真自然,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意境悠远的艺术境界。上片开篇“外湖莲子长参差”,勾勒出湖中莲蓬高低错落之景,尽显夏日生机。“霁山青处鸥飞”,雨后青山葱茏,白鸥翩跹,色彩鲜明。“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描绘水天交融,船行迟缓,人映水中的悠然画面。下片“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刻画歌女歌声轻柔、衣着明艳。“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展现歌女天真姿态,词人也似分得清凉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张先身为江南湖州人士,仕途多在江南之地辗转,晚年亦选择归隐江南。这首《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正是他在夏日游历江南湖山时有感而发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属于写景抒情题材。全词匠心独运,既生动描摹江南夏日湖山的旖旎风光,又细腻刻画歌女的动人容貌与纯真性情,将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完美交融。此词兼具双重美学表达,既细腻勾勒江南夏日湖山的秀丽风光,又生动刻画歌女的动人姿容与灵秀气质。词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融为一体,描绘出歌女在湖光山色间轻吟妙曲的动人画面。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葱郁山峦构成天然背景,衬托出歌女清婉歌喉与纯真气质,尽显湖山与人物未经雕琢的本真之美。

2.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词人以简洁明快之笔,直入主题,描摹江南湖景的迷人风光。江南湖泊,往往相连成片。当外湖莲篷繁茂生长,远远望去,高低错落,别具一番风情,较之于荷花盛放之景,更添韵致,此时正是游览湖山的绝佳时节。紧接着,词人将视野拓展至远方:“霁山青处鸥飞”,描绘出雨后天晴,青山如洗,苍翠欲滴,在这青山的映衬下,几只白鸥展翅翩飞,白羽更显皎洁。“水天溶漾画桡迟”一句,词人俯仰环顾,只见湖水与天空相互交融,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这般美景令游湖者沉醉其中,不禁放缓船桨,任画船在湖面上缓缓前行。置身于如此美妙的自然之中,人有时会忘却自我,有时又仿佛觉得自己是这江山风月的主人。清澈如镜的湖面,倒映出人影,“人影鉴中移”,人在船中,船行水上,倒影在湖面的镜子里缓缓移动,构成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下阕笔锋一转,由景及人,着重刻画歌女的容貌与灵韵之美。“桃叶浅声双唱”与“杏红深色轻衣”两句对仗工整,一句写歌声,一句绘衣衫。这里的“桃叶”并非指人,而是代指《桃叶歌》,歌声轻柔婉转,故以“浅声”形容;两位歌女一同吟唱,因此称为“双唱”,生动展现出船上歌女合唱时的美妙情景。“杏红深色轻衣”则描绘出在青山绿水、天光水色的映衬下,歌女身着的杏红色衣衫显得尤为明艳动人。一个“深”字,既写出衣衫颜色的浓郁,更体现出词人印象之深刻。词人不直接描写歌女的容貌,而是通过衣著展现其风采,尽显高雅脱俗的艺术品味。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歌女身着轻薄衣衫。而更令词人难以忘怀的是:“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烈日当空,歌女采摘一片荷叶遮挡斜阳。荷叶虽小,然而在乘船返程途中,词人却恍若觉得,自己也分享到了她手中荷叶带来的丝丝清凉。歌女以荷叶遮面的姿态,尽显娇俏可爱;而词人所感受到的“分得翠阴”,虽是错觉,却饱含着独特的浪漫与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3. 作品点评

在这场游湖的雅事之中,词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自然风光的旖旎之态,同时展现人物的动人容貌与灵秀气质。词作既呈现出自然万物的生机之美,也彰显出人物的独特魅力,由此体现出词人高雅脱俗、清旷悠远的审美意趣。字里行间,饱含着词人对大自然的倾心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忱,让人感受到生命与自然交融的美好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是一首纯美的词作。自然美与女性美交相辉映,而融为一境,是这首词突出的艺术特色。同时,词中也体现了词人对美的深刻感知和纯真性情。人为万物之灵。女性秉天地之灵气,有其特美。中国文化虽不像西方文化那样张扬、崇拜女性美,但实际上真正尊重、理解女性之美。此词写出歌女在天光水色之间的清歌妙发,一姿一态,实际上都表现出其天真自然的性灵。盈天地之间,有众美焉。有大自然之美,也有女性之美。灵心锐感的词人,在游湖这一赏心乐事中,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也感受到了女性的美,于是将其感受化为词中一境。词虽小,却很美。

现代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邓小军

# 子野韵高。

宋晁无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牟巘五《白贲》

下一篇:宋·姚勉《四望亭观荷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