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huā
·
·
pán
shè
diào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2
rén
gòng
lián
huā
yuè
mǎn
huā
hǎo
yuè
yuán
rén
yòu
sàn
huān
qíng
zhú
yuǎn
yún
kōng
wǎng
shì
guò
yōu
mèng
duàn
cǎo
shù
zhēng
chūn
hóng
yǐng
luàn
chàng
shēng
qiān
wàn
yuàn
rèn
jiào
chí
gèng
tiān
cháng
néng
shí
tái
yǎn
kàn

译文

人们都爱怜花好月圆的美好,可正当花好月圆时人却又离散了。欢乐的情事如同远去的浮云消逝在空中,往昔的往事像幽梦一般中断难续。草树在春天竞相生长,红花繁茂影子纷乱,雄鸡一声啼叫引发人万千愁怨。任凭春日白昼更加漫长,又能有几次抬起眼来赏看。

逐句剖析

"人意共怜花月满":人们都爱怜花好月圆的美好,

"花好月圆人又散":可正当花好月圆时人却又离散了。

"欢情去逐远云空":欢乐的情事如同远去的浮云消逝在空中,

"往事过如幽梦断":往昔的往事像幽梦一般中断难续。

# 幽梦:隐隐约约的梦境。

"草树争春红影乱":草树在春天竞相生长,红花繁茂影子纷乱,

"一唱鸡声千万怨":雄鸡一声啼叫引发人万千愁怨。

"任教迟日更添长":任凭春日白昼更加漫长,

# 迟日:春天。

"能得几时抬眼看":又能有几次抬起眼来赏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木兰花·般涉调》是北宋张先创作的词。此词以伤春离情为题材,描写深闺女子陷于情爱后的寂寞心绪。上片由花好月圆的美好触发,感慨人易离散,旧日欢情如远云消逝,往事似幽梦中断;下片从夜间转至白昼,借草树争春、鸡声引发愁怨等景象,直陈内心的懒散与哀怨。词作风格含蓄清丽,蕴藉灵秀,以花月的聚散写人生无奈,将女子与情人分离的不舍之情表达得细腻深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伤春离情之作。通过描绘花好月圆时人却离散,以及女子对往日欢情的追忆,借景与事抒发了深闺女子在情爱中因离别而生的寂寞、哀怨与无奈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满”与“散”形成鲜明对照,词人于花好月圆之际触景生情,内心所感恨意深沉。“欢情”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典故,往昔的欢情像云朵般飘逝于远方,只余下无尽空寂;曾经的往事仿若幽梦破碎,徒留绵延不绝的离恨。下片:“草树争春红影乱。一唱鸡声千万怨。任教迟日更添长,能得几时抬眼看”,暗示着旧日的欢情已然消逝,彼此间音信难觅,一切皆已无法挽回。过片的两句,场景由夜间转换到白昼。草木竞相争春,红花绿叶繁茂,却凭空增添了诸多幽怨。结尾两句,直白地倾诉出慵懒倦怠之情。“更”字用得极为精妙!即便世间有万般美好风光,可又“能有几次抬起眼来观赏”呢?全词语言质朴优美,自然流畅,情感表达细腻入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普《孟子·义外》

下一篇:宋·张先《行香子·般涉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