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lóu
chūn
jiāng
bǎi
chǐ
gāo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3
lóu
chūn
jiāng
bǎi
chǐ
gāo
yān
zhōng
hái
wèi
jiàn
guī
ráo
shí
xìn
jiāng
cháo
huā
piàn
piàn
fēi
fēng
nòng
dié
liǔ
yīn
yīn
xià
shuǐ
píng
qiáo
cháng
cái
guò
yòu
jīn
xiāo

译文

一座百尺高楼倚江矗立着,有位思妇正在楼上凭栏远眺,春江之上弥漫着淡淡的雾,但是还见不到丈夫的船归来。什么时候丈夫的归期能像江潮一样准时?片片落花随风飘舞,好像一群彩蝶相戏一般,在柳阴之下,雨后春波已涨到与两岸齐平,漫长的白昼刚熬过去,转眼又是令人孤寂的漫漫长夜。

逐句剖析

"楼倚春江百尺高":一座百尺高楼倚江矗立着,有位思妇正在楼上凭栏远眺,

# 春江:春天的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倚:表示楼的位置。

"烟中还未见归桡":春江之上弥漫着淡淡的雾,但是还见不到丈夫的船归来。

# 归桡:犹归舟。桡,即划船的桨,古诗词中常代指船。唐戴叔伦《戏留顾十一明府》诗:“未可动归桡,前程风浪急。”,烟:在这里指江雾之类的水气。

"几时期信似江潮":什么时候丈夫的归期能像江潮一样准时?

# 期信:遵守预先约定的时间。后蜀顾夐《荷叶杯》词:“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挼裙带独徘徊。”

"花片片飞风弄蝶":片片落花随风飘舞,好像一群彩蝶相戏一般,

# 弄:戏弄,这里指相戏。

"柳阴阴下水平桥":在柳阴之下,雨后春波已涨到与两岸齐平,

# 阴阴:形容柳阴幽暗的样子。

"日长才过又今宵":漫长的白昼刚熬过去,转眼又是令人孤寂的漫漫长夜。

# 今宵:今夜。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是北宋词人张先创作的闺怨词。此词以暮春时节为背景,上片通过思妇登楼远眺的视角,刻画其盼归不得的幽怨心理;下片转而以暮春景物烘托寂寥心境,抒发时光流逝之叹,结句更以昼夜交替的循环感强化了相思绵长之苦。全词以婉约笔法展现思妇细腻情思,在平易语言中营造出含蓄隽永的意境,既延续了传统闺怨题材的缠绵特质,又以精巧的时空架构和情感递进展现出张先“工于炼字”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闺怨题材作品以闺中女子视角抒写离情别绪,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推断故事发生在暮春时节,而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该词通过描写女子登楼盼归的情景,借景抒情,委婉细腻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归人的深切思念、望眼欲穿的急切心情,以及因归期不定而产生的哀怨、寂寞与无奈之感。

2. 写作手法

对偶:“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一句,以工巧的对偶手法勾勒出暮春图景。上句“花片片飞”与下句“柳阴阴下”相对,叠字“片片”与“阴阴”既摹写落英纷扬之态,又渲染柳荫幽暗之色;“风弄蝶”与“水平桥”呼应,前者以拟人化动态展现春意阑珊,后者以静景收束时空流转。此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虚实对照,既暗喻时光流逝的不可逆,又以景物变迁反衬思妇的孤寂,将对偶的工整性与情感的绵长性融为一体,形成物我交融的意境张力。拟人:“楼倚春江百尺高”以“倚”字赋予高楼以人的姿态,仿佛楼阁主动依偎春江,将静态建筑转化为含情脉脉的守望者,暗含凭栏盼归的孤寂心境。“风弄蝶”通过“弄”字将风拟人化,赋予其戏蝶的顽皮情态,既凸显春日生机,又以蝶舞反衬人迹罕至的冷清,形成动静对照的意趣。这两处拟人不仅使自然景物鲜活灵动,更将词人等待归人的焦灼与时光虚度的怅惘融于物象,深化了的时光流逝之叹。触景生情:上片中高楼临江的壮阔反衬出思妇的怅惘,江雾迷蒙中归舟未至,触发对丈夫失信的哀怨,以潮汐之信反衬人事无常,情感自然流露。下片写暮春飞花、蝶戏柳荫的明媚,却暗含孤寂,凸显时光虚度、长夜难捱的煎熬。全词寓情于景,物象与心绪浑然相生,含蓄深婉地传递出思妇望眼成空的愁绪。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登高远望的怅惘与埋怨。“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以高楼临江的壮阔景象起笔,勾勒出思妇所处的高远空间。“倚”字既点明楼阁临江的地理位置,又暗含思妇凭栏远眺的孤独姿态。以“未”字强化了期盼与失望的交织。此句通过视觉的延伸与阻隔,暗示了时间流逝与希望的渺茫,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基调。“几时期信似江潮”此句由景及情,以反问语气直抒胸臆。江潮涨落自有定期,而离人归期却无定数,将自然规律与人事无常形成对比。语言质朴却意蕴深长。下片写暮春景色的哀婉与时光流逝的煎熬。“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写暮春之景,以细腻的感官描写烘托愁绪,以景色反衬出思妇的孤寂。“日长才过又今宵”末句以时间流转收束全篇,将白昼的漫长与夜晚的孤寂浓缩为一声叹息。凸显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念的循环往复。昼短夜长的春日本易引发愁思,而“日长”的煎熬更显度日如年之苦。此句以平淡语言道尽相思绵长,余韵悠远,与上片的“烟中未見”遥相呼应,形成情感闭环。

4. 作品点评

张先的《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以婉约笔法勾勒闺怨情思。上片以“楼倚春江百尺高”起势,借高楼倚江、烟波浩渺的意象,暗合思妇凭栏望归的怅惘;“几时期信似江潮”以潮汐守诺反衬人事无常,将等待的焦灼凝为对时空的诘问。下片转写暮春景致,飞花弄蝶与柳荫平桥的静谧画面中,暗藏春深人未归的哀婉;结句以昼夜更迭的切身感受,将绵延的相思化作具象的时间刻度,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善于捕捉意象,创造意境,表现“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情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现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吴庚舜《唐宋词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朱升之《相湖》

下一篇:宋·杨朴《上陈文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