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
·
tóu
lǎo
kōng
shā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3
tóu
lǎo
kōng
shān
wàn
sōng
shǒu
zhòng
zhèng
ěr
kān
tàn
chéng
yīn
nián
yǒu
jiàn
ér
sūn
wǎn
lái
chí
guǎn
yún
yān
cǎo
cháng
shǐ
使
hòu
rén
duàn
xiǎng
dāng
nián
liáng
chén
hèn
lán
jiǔ
kōng
rén
sàn
tíng
yún
gāo
chù
shuí
zhī
lǎo
wàn
shì
guān
xīn
yǎn
mèng
jué
dōng
chuāng
liáo
ěr
ěr
shū
jiǎn
piàn
jiān
fēng
háo
dǎo
fān
zhǐ
tiān
jiào
tōu
lǎn
yòu
shì
cuī
shī
piàn
yún
dǒu
àn
jiǎn
jiào
tíng
yún
xīn
zhòng
shān
sōng
zuò
shí
zuò
qīn
jiù
bào
shū
zhǐ
ǒu
wéi
fēng
chuī
zhāng
yīn
zhī

译文

叹老来唯以料理空山为事,满山松杉,亲手栽种。何日才长大成阴,我还能有几年,好似见晚生的儿孙成人。古来多少水榭楼馆,转眼成了荒草荆棘,长使后人凄凉断魂。想当年良辰美景烟消云散,空成遗恨无限。站在停云高处,谁知我老来投闲惟静,不问世间万事。梦醒东窗,闲居无聊,起身欲给亲友写信。片刻间,风怒号,倒翻纸笔,似天亦教我偷懒。可为什么,又突然片云昏暗,急雨来催诗。巡视在停云刚种下的杉树时,游戏之作。本来给亲旧朋友回信的,然而纸笔被大风吹走,唯有写下这首词。

逐句剖析

"投老空山":叹老来唯以料理空山为事,

# 投老:即临老或到老之意。晋·王羲之帖:“实望投老有田里骨肉之欢。”宋·王安石《拜相日题诗壁间》曰:“霜松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

"万松手种":满山松杉,

# 万松手种: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政尔堪叹":亲手栽种。

# 尔:如此,这般。,政:通”正”。

"何日成阴":何日才长大成阴,

#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唐·白居易《栽松二首·其一》诗:“栽植我年晩,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唐·杜牧《叹花》诗:“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阴:同“荫”。指松树何时长大成材。

"吾年有几":我还能有几年,

"似见儿孙晚":好似见晚生的儿孙成人。

"古来池馆":古来多少水榭楼馆,

"云烟草棘":转眼成了荒草荆棘,

"长使后人悽断":长使后人凄凉断魂。

# 悽断: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凄断”。凄伤断肠,伤感。

"想当年、良辰已恨":想当年良辰美景烟消云散,

"夜阑酒空人散":空成遗恨无限。

# 夜阑:深夜。

"停云高处":站在停云高处,

"谁知老子":谁知我老来投闲惟静,

"万事不关心眼":不问世间万事。

# 万事不关心:唐·王维《酬张少府》诗:“晩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梦觉东窗":梦醒东窗,

"聊复尔耳":闲居无聊,

# 聊复尔耳:聊且如此而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kūn)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尔耳,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尔尔”。

"起欲题书简":起身欲给亲友写信。

"片刻间":片刻间,

"风怒号":风怒号,

"倒翻纸笔":倒翻纸笔,

"似天亦教我偷懒":似天亦教我偷懒。

"又何事":可为什么,

#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晩际遇雨二首·其一》诗:“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急:广信书院本俱作“急雨”,玆从四卷本丙集。何事:为何。斗暗:突然昏暗。

"催诗雨急":又突然片云昏暗,

"片云斗暗":急雨来催诗。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巡视在停云刚种下的杉树时,

# 停云:停云堂,是作者在铅山居所的西北隐湖山上修建的一处建筑,按陶渊明诗意,取名为停云。陶渊明《停云》诗小序说此诗是思亲友,但“停云”二字却只是随便取首句二字为题,并无此义。

"戏作":游戏之作。

"时欲作亲旧报书":本来给亲旧朋友回信的,

"纸笔偶为大风吹去":然而纸笔被大风吹走,

"末章因及之":唯有写下这首词。

# 因及:一作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永遇乐·投老空山》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之上阕,绘就一幅词人垂暮之际遭奸佞构陷、罢黜官职、幽居深山的苍凉画卷,唯余与青松翠杉为伴,聊以慰藉岁月;下阕则转而抒写其寄情于山水之间,登高望远、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笔锋一转,借风拂纸砚之景,暗合诗圣杜甫之意境,对“天意难测”发出讥诮之音。全篇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自然之景与心灵之境交织融合,相得益彰,既蕴含生活情趣,又暗藏不遇之愤,于超然物外之中流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愫与矛盾挣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作于庆元三至四年(公元1197至1198年)的时光缝隙中。彼时,辛弃疾因罢职而隐居于瓢泉之畔,其新筑之停云瓢泉居所内,有一座名为停云堂的雅致建筑。回溯往昔,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他因遭谗言而被免去福建安抚使之职;及至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与次年(公元1196年),又接连遭受韩侂胄一党谢深甫、何澹等人的无端弹劾,最终连那微薄的职名与祠禄亦被无情剥夺,遂被迫迁居瓢泉,以检校停云之杉松为伴,于空山老去,此皆为其对政治迫害不屈抗争之明证。题写“停云”二字,实则寄托了对亲朋故友的深切思念,恰如其分地映照出词人在逆境中孤身奋战、渴望援手的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怀词。词中描绘了词人步入暮年却遭人构陷,进而被罢官闲居的境遇。在此期间,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登高远眺,看似对万事皆不挂怀。词人巧妙地将生活与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与自身内心复杂情怀相融合,彼此映衬,饶有趣味。整首词虽在探寻超脱之境,却暗藏一股郁结难平之气,深刻展现出词人内心的矛盾挣扎。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政尔堪叹”直抒胸臆,既叹松树成长之缓,亦叹自身壮志未酬;“已恨”二字直击对时光流逝的愤懑。对比:“良辰”与“夜阑酒空”构成鲜明对比,昔日盛景反衬出今日之落寞;“池馆”象征昔日繁华,“云烟草棘”则描绘今朝荒芜,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用典:​​词中“检校停云新种杉松”与“梦觉东窗”均直接引用陶渊明《停云》诗意。陶渊明以《停云》寄托对亲友的思念和归隐之志,词人借此典故既呼应自身隐居山林的处境,又暗含对时局的无奈与超脱之思。细节描写:​​“万松手种”​​,以“手种”这一具体劳作细节,将抽象的归隐之志具象化,暗含自嘲与无奈,凸显词人壮志未酬的焦灼。​​“倒翻笔砚”​​通过“风怒”导致笔砚翻倒的细节,诙谐中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力感,强化了政治环境的险恶。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韵一面顺承“检校停云新种杉松”之意,一面又叹老嗟衰。开篇以“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奠定全词基调,借“种松”意象,串联起对生命暮年与历史沧桑的双重感慨。“投老空山”勾勒出词人晚年退隐山林的孤寂图景,“万松手种”以具体劳作入笔,暗含自嘲与无奈(与序中“检校停云新种杉松”遥相呼应),“政尔堪叹”则直抒胸臆,既叹松树成长之缓,亦叹自身壮志未酬。“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一句,以设问之笔,将松树成长与人生暮年并置,“儿孙晚”以家族代际为喻,暗指理想传承之艰难。通过“年有几”的紧迫与“似见”的虚幻,强化了生命有限与抱负未展的矛盾。从松树成荫的自然现象到儿孙稀疏的人生现实,深化了“英雄迟暮”的悲怆。“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则由个人境遇延伸至家国兴衰,拓宽了词境的广度与深度。“池馆”象征昔日繁华,“云烟草棘”则描绘今朝荒芜,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暗含历史虚无的哲思。词人化用王维“古木无人径”等意象,以荒芜之景寄寓对南宋偏安、故土沦丧的痛心疾首。“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一句,以今昔对照之法,将昔日欢宴与当下孤寂形成强烈反差。“良辰”与“夜阑酒空”构成鲜明对比,昔日盛景反衬出今日之落寞。“酒空人散”以具体场景描绘人事凋零,呼应辛弃疾多次遭贬的坎坷经历,“已恨”二字直击对时光流逝的愤懑,情感浓烈。下一叹自己年老,二叹古来兴废盛衰、世事无常。“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一句,借陶渊明《停云》诗意,表面写思亲念友,实则暗藏对朝廷的疏离与愤懑。“万事不关心”实为“强说闲适”,凸显被迫归隐的矛盾心理。以“老子”自称,既显狂士之态,又掩政治失意之苦。“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一句,从沉思到行动,打破上片的凝滞,引出下片的风云变幻。“梦觉”衔接虚实,“题书简”呼应序中“欲作亲旧报书”,体现欲诉难言的困境。“聊复尔耳”出自《世说新语》,以魏晋名士之洒脱掩饰内心之不甘。“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一句,以“天教懒”反讽南宋朝廷不思进取,断送恢复中原之希望。“风怒”赋予自然以情绪,暗喻政治环境之险恶与主和派之阻挠。笔砚被风翻倒之细节,诙谐中透露出对现实之无力感。“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一句,以天气突变收尾,留下余韵,呼应开篇“投老空山”之苍凉意境。借杜甫“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之典,将自然现象与创作灵感相联系。“催诗雨急”暗指时局动荡催生悲愤,“片云斗暗”则隐喻南宋国势之衰微。

4. 作品点评

此词虽标榜“戏作”之名,实则格调凝重,别具一番沉郁风味。上片开篇既承接“检校停云新种杉松”之序言,又暗含对岁月流逝、身世浮沉的感慨。词中先叹自身年岁渐长,再叹古往今来兴衰更迭、世事如梦之无常。转韵之处,借陶渊明《停云》诗之雅意,抒发超脱尘世、向往隐逸之情。继而点明题旨,借风吹纸砚之景,暗合杜甫诗意,对“天意难测”发出讥诮之音。此中种种,无不映照出一位被迫蛰伏、壮志未酬的烈士,在暮年之际的真实心境与深沉悲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全词语言虽然散文化痕迹很明显,但章法井然。所抒发的情感状态,能够让读者见到被迫投闲之后,稼轩由人世到出世的心理变化,以翠在出世之路上的深深寂寞无聊。这是烈士暮年被迫“伏枥”时真实而未为人知的状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邓红梅《壮岁旌旗拥万夫》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宗杲《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

下一篇:宋·释慧开《颂古四十八首(其十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