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柳柳斗纤浓":梅花与柳枝竞相比美,姿态纤细又艳丽。
# 纤浓:纤细和丰腴。
"乱山中":身处乱山之中。
"为谁容":究竟是为谁妆点得如此动人?
# 为谁容:变用“女为悦己者容”句意。
"试著春衫":试着换上春衫,
# 著:一作“着”。
"依旧怯东风":却依然害怕春风的轻寒。
"何处踏青人未去":哪里有踏青的人还未离去,
"呼女伴":呼唤女伴,
"认骄骢":一同辨认那匹高大的骏马。
# 骄骢:壮健的骢马。泛指骏马。
"儿家门户几重重":我家的门户层层叠叠,几重深院.
# 儿家门户几重重:唐蒋维翰《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儿家,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犹言我家。
"记相逢":犹记当年相逢的地方。
"画楼东":在画楼的东边。
# 画楼:四卷本甲集作“画桥”。
"明日重来":原想明日再来,
"风雨暗残红":却不想风雨骤起,吹暗了残余的红花。
"可惜行云春不管":可叹那流动的春云,春天也不曾顾念,
"裙带褪":如今衣带渐宽,
"鬓云松":鬓发松散,只剩一身憔悴。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春景起笔,“梅梅柳柳斗纤浓”一句中,“斗”字用得生动,将梅与柳拟人化,仿佛它们正争奇斗艳,展现出早春枝条柔嫩、花色浓丽的生机。“乱山中。为谁容”紧接写景,群山环绕间,花柳虽美却无人欣赏,隐约透出一丝怅惘。接着“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转向人物,“怯”字细腻刻画出少女初次着春衫的娇弱,春寒未褪,她对微风仍存敏感,画面鲜活如在眼前。末三句“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由静转动,少女呼朋引伴辨认马匹,踏青的热闹场景跃然纸上,将春日的鲜活与青春的灵动融合。下片转入回忆与想象,“儿家门户几重重。记相逢。画楼东”以“记”字领起,点明这是对过往相遇的追忆:深宅大院的层层门户间,那次在画楼东的相逢令人难忘。“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笔锋一转,设想明日再来时,风雨已吹落残花,美景难留的担忧中藏着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句“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更添余韵,春光如行云般无情流逝,少女因等待或失落而裙带松散、鬓发微乱,细节中流露出青春的怅然与春逝的无奈。
上一篇:宋·晏殊《句(其三十四)》
下一篇:宋·张九成《论语绝句一百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