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西来":一条溪水从西面来,
"千丈晴虹":晴空万里映射出千丈长虹,
"十里翠屏":十里的青山像翠绿的屏风,迤逦蜿蜒。
"喜草堂经岁":叫人喜欢的是:草堂经过一年的修建已经好了,
# 经岁:一年后,此泛言若干年后。
"重来杜老":我像杜甫二次来到草堂,
"斜川好景":这里的风光像斜川那么美丽,
# 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为风景优美之地。陶渊明居浔阳柴桑时,曾作《斜川诗》。诗前有小序略记其与邻居同游斜川的情景。辛词以斜川比期思。
"不负渊明":总算没有辜负热爱山水的陶渊明。
# 不负:不辜负。
"老鹤高飞":我像老鹤高飞天空,
"一枝投宿":有一条可以栖息的树枝就满足了,
"长笑蜗牛戴屋行":我常笑一些人像蜗牛似的戴着屋到处爬行。
# 蜗牛戴屋行:蜗牛是一种很小的软体动物,背有硬壳,呈螺旋形,似圆形之屋。爬动时如戴屋而行。
"平章了":对期思这个地方的建筑,我都规划和评论过了,
# 平章:筹划,品评。
"待十分佳处":待我找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
"著个茅亭":盖上小茅草亭子。
# 著:此作建造讲。
"青山意气峥嵘":挺拔险峻的青山,气势磅礴,一片生机。
# 峥嵘:高峻不凡貌。
"似为我归来妩媚生":像是为了欢迎我回来,表现出妩媚可爱的姿态。
# 妩媚:此处形容青山秀丽。
"解频教花鸟":为解除忧愁,调教花鸟,
# 频:屡屡不断。,解:领会、理解。
"前歌后舞":在我的前后唱歌跳舞,
"更催云水":更能催令云和水,
"暮送朝迎":暮送朝迎我来这里游玩。
"酒圣诗豪":我是喝酒的圣人,吟诗的豪杰,
# 酒圣诗豪:指酷爱诗酒的人。
"可能无势":但不是官员,我可能已经失去了权势,
# 可能无势:语出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东晋孟嘉为桓温都下长史,好游山水,至暮方归。桓温曾对他说:“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驭卿!”辛借其语。
"我乃而今驾驭卿":但我告诉花、鸟、云、水,我仍然可以统率你们。
# 卿:“你”的美称,此指大自然。,驾驭:主宰,统率。,乃:却。
"清溪上":我站在清清的溪水上面,
"被山灵却笑":却被山神看见了,它嘲笑我,
# 山灵:山神。
"白发归耕":说我的头发白了,已经是罢职回家种田的人了。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写山水田园的作品。全词紧扣当下心境即兴抒发情怀,对山川景致的描绘笔力纵横,尽显旷放豪迈之风。字里行间,既有词人重返田园,邂逅秀丽风光时油然而生的欣喜,又隐隐透露出仕途受挫后的失意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比喻:“十里翠屏”把连绵的青山比作翠绿的屏风,形象展现出山的秀丽形态;“千丈晴虹”将山间瀑布比作晴天垂下的千丈白虹,化动为静,突出瀑布的气势与美感。拟人:“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赋予青山人的性格和情感,说青山为迎接自己归来而变得妩媚;“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让花鸟、云水有了人的行为,描绘出一幅热烈欢迎的场景。对比:“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将志向旷达、随遇而安的老鹤与为物所累、戴屋而行的蜗牛对比,突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化动为静:开篇“翠屏”描绘山的秀丽,“千丈晴虹”形容瀑布,化瀑布的动态为静态,将磅礴力量转化为美感,生动展现期思山水的雄奇秀逸。融情于景:“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作者将对期思山水的喜爱之情融入到对山水景色的描写中,通过描绘秀美的自然风光,流露出内心的欣喜。铺垫:“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通过老鹤与蜗牛的对比,表明作者志同老鹤、随遇而安的旷达人生态度,批判了像蜗牛那样为物所累的行为。这为下文“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正面点明要在此地建造居所的打算做了铺垫。先通过对人生态度的阐述,突出作者对这种自在生活的向往,进而自然地引出想要在期思卜筑,享受这种生活的想法,使“卜筑”的出现不显得突兀,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选择在此地造屋的原因和心境。
3. 分段赏析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上片,写了期思秀美的山水风光以及作者在此地选地造屋的意图:开篇“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运用比喻手法,将连绵青山比作翠绿屏风,把山间瀑布喻为晴天垂下的千丈白虹,生动展现了期思山水的雄奇秀逸,流露出作者的欣喜。“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巧用典故,借杜甫重回成都草堂之喜与陶渊明对斜川的赞美,表达自己对期思山水的喜爱,展现出超脱官场的心态。“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通过对比,以老鹤的旷达与蜗牛的为物所累相对照,表明自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为下文“卜筑”做铺垫。最后“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正面点明要在此地建造居所的打算。《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下片,写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以及复杂情感:“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青山人的性格与情感,写青山为迎接自己归来变得妩媚。“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进一步以拟人展现青山驱使花鸟云水对自己殷勤欢迎的场景,从独特角度表现对山水的喜爱。“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巧用反问,以酒圣诗豪自居,宣称要主宰山水,尽显豪迈,却也隐含壮志难酬只能寄情山水的悲凉。结尾“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由欢快转入自嘲,暗示出作者受挫失意、一事无成、白发归耕的复杂心情。
4. 作品点评
全词紧扣当下兴致展开,对山河之景有感而发。词中巧妙运用比喻与拟人修辞,既勾勒出山岳的雄伟壮阔,又赋予自然以灵动的情感,营造出兼具雄奇与妩媚的独特意境。全词格调旷达豪迈,尽显作者不凡的胸襟与气魄。
上一篇:宋·文同《筼筜谷二首·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