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huā
wén
qiāo
liǎng
jiǎng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2
huā
wén
qiāo
liǎng
jiǎng
qūn
xún
bàn
lái
xún
fǎng
访
jiǔ
zhǎn
xuán
jiāng
dàng
lián
zhōu
dàng
shí
shí
zhǎn
shēng
hóng
làng
huā
jiǔ
xiāng
qīng
niàng
huā
sāi
jiǔ
miàn
hóng
xiāng
xiàng
zuì
绿
yīn
mián
xiǎng
jīng
wàng
chuán
tóu
zài
shā
tān
shàng

译文

荷花底下,忽听到双桨击水的声响,不一会,一群女友来把我寻访。摘下荷花当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粉红色的荷花映当中,杯里时时翻红浪。清新的荷香、醇美的当味,搅在一起,粉红的荷花、粉红的脸蛋,同映当缸。绿色的荷叶丛中,醉了正好躺一躺。一觉醒来抬头望,船头搁浅在沙滩上。

逐句剖析

"花底忽闻敲两桨":荷花底下,忽听到双桨击水的声响,

"逡巡女伴来寻访":不一会,一群女友来把我寻访。

# 逡巡:逡,宋元俗语,犹顷刻,一会儿。指时间极短。

"酒盏旋将荷叶当":摘下荷花当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

# 当:当做,代替。,旋:随时就地。

"莲舟荡":粉红色的荷花映当中,

"时时盏里生红浪":杯里时时翻红浪。

# 时时盏里生红浪:谓莲花映入酒杯,随舟荡漾,显出红色波纹。红浪,指人面莲花映在酒杯中显出的红色波纹。

"花气酒香清厮酿":清新的荷香、醇美的当味,搅在一起,

# 清厮酿:清香之气混成一片。厮酿:相互融合。

"花腮酒面红相向":粉红的荷花、粉红的脸蛋,同映当缸。

# 酒面:饮酒后的面色。宋梅尧臣《牡丹》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花腮:指荷花。形容荷花像美人面颊的花容。

"醉倚绿阴眠一饷":绿色的荷叶丛中,醉了正好躺一躺。

# 一饷:即一晌,片刻。《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若道一时一饷,犹可安排;岁久月深,如何可度。”蒋礼鸿通释:“一饷,就是吃一餐饭的时间。”

"惊起望":一觉醒来抬头望,

"船头阁在沙滩上":船头搁浅在沙滩上。

# 阁:放置,此处指搁浅。一作“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是宋代欧阳修之作,上阕写花底闻桨声,女伴相访,荷叶当酒盏,莲舟飘荡,展现欢乐相聚。下阕描绘花气酒香交融,采莲女如花面容与酒后面颊相映,醉倚绿阴小睡,醒来船头搁沙滩,充满生活意趣。运用细节描写,如荷叶当盏,生动鲜活;色彩渲染,花映人面,画面鲜明;情景交融,展现水乡生活美好。该词风格清新婉丽,化俚为雅,塑造出活泼、大胆、清纯的采莲女形象,将水乡生活的情趣表现得妙趣盎然,是欧阳修词作中富有特色的篇章,让人领略到别样的生活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欧阳修以《渔家傲》词调创作了六首采莲词,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以描绘民间生活为题材的词。它以清新可爱且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介绍并描绘了一群采莲姑娘在夏日水乡荡舟采莲时喝酒逗乐的欢乐情景。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将清新优美的荷花湖景与采莲女欢乐的活动相结合,花气酒香与人的欢乐相互映衬,使情与景高度融合,表现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比喻:“时时盏里生红浪”将酒盏中晃动的酒液比作“红浪”,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生动描绘了酒液在荷叶杯中荡漾的景象。烘托:通过描写“花底”这一环境,烘托出敲桨之人的活动。虽未直接刻画人物,但花丛中的敲桨声让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正衬:用“花腮”衬托“酒面”,将花的娇艳与少女的脸颊红晕相互映照,既突出了少女的美丽,也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花底忽闻敲两桨”,“闻”与“敲”二字,虽未直接刻画人物,却让人物的活动跃然纸上,“桨”字虽未提及舟船,然而舟行水上的画面已然浮现。“花底”二字,巧妙地衬托出敲桨之人,运用烘托手法,寥寥数笔,便韵味无穷。次句“逡巡女伴来寻访”,至此才点明人物及其性别。“逡巡”意即片刻之间,既展现出水乡女子娴熟的划船技巧,又透露出她们急切想要与同伴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的描绘颇具声势。“酒盏”一句,描绘姑娘们喝酒逗趣的场景,此为倒装句式,实则“旋将荷叶当酒盏”。采用倒文形式,是为了契合平仄韵律。“旋”字与前文“忽”字、“逡巡”二字相呼应,共同构成一连串紧凑的行动节奏,生动地展现出姑娘们青春洋溢、动作敏捷的模样,着实惹人怜爱。在荷香四溢、轻舟摇曳的画面中,几位天真无邪的姑娘,以荷叶为杯,竞相品尝荷杯中的美酒,一幅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女儿欢乐图景便鲜活呈现。随后,莲舟轻摇,碧水泛起层层微波,荷杯中的酒也随之微微晃动,荷花的娇艳之色与姑娘们脸颊上的酒红相互映衬,恰似红浪不时涌起。下片前两句“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从花、酒与人三个维度进行交错描写。花香与酒香相互交融,弥漫四周;花的绯红与姑娘们脸庞的红晕相互映照,相得益彰。花、人、酒皆沉醉于一片“香”与“红”的氛围之中,将热闹欢快的氛围推向顶点。然而,第三句“醉倚绿阴眠一饷”,笔锋陡然一转,由热闹转向静谧。特意点出“绿阴”的“绿”字,在视觉与听觉上形成强烈的色彩与声响对比,营造出独特的美感。接着的两句,笔锋再次转折,从“眠”过渡到“醒”,由“静”转“动”,“惊起”二字成为关键的转折纽带。尤其“惊”字,更是连接下文的桥梁。姑娘们饮酒至醉,在荷叶的绿荫下安然入睡,而船只因无人划桨,顺着水流飘荡,最终在沙滩上搁浅。“惊起”描绘的是姑娘们醒来后,看到这一尴尬场景的反应,既坐实了“醉”的状态,又隐含着“醒”的情节。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绝妙之处,在于起承转合间,行文脉络清晰如缕,流畅自然。其风格清新明快,似山涧清泉,给人以清爽之感。言语含蓄蕴藉,如雾里看花,需细品方知韵味。与此同时,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却秾艳绮丽,宛如繁花盛开的春日盛景。全词格调健康明朗,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将平凡生活点染得妙趣横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渔家傲》将渔家少女的纯真浪漫和荷田花香的自然环境有机融成一体,是宋词中描写少女生活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详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林冠群

# 此首写青年女子荡舟游赏之乐。……“醉倚”三句,更是出神入化之笔。

不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邱少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下一篇:宋·向子湮《秦楼月·芳菲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