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吹花":南苑吹花嬉戏,
# 吹花:古代重阳节的一种游戏。,南苑:指汴京玉津园,是出城探春游赏之所。
"西楼题叶":西楼题叶传情,
# 题叶:题写诗句于红叶之上,红叶题诗是宋词中常见的典故。,西楼:汴京的一处歌楼,词中歌女所居之处。
"故园欢事重重":旧时园中欢乐无限。
# 重重:很多。
"凭阑秋思":秋日凭栏静思,
"闲记旧相逢":想起旧日相逢。
# 闲记:尚能记起。
"几处歌云梦雨":多少次如梦般美妙欢娱,
# 歌云梦雨:旧时把男女欢情称作云雨情,歌云梦雨即对云雨情在歌中梦中重温之。
"可怜便、汉水西东":追怀往日欢情,可惜早已随流水散去。
# 汉水西东:象征离别。,可怜:此处是可惜的意思。
"别来久":太久的分别,
"浅情未有":淡漠了当初的情意,
"锦字系征鸿":竟不见归雁将锦书传递。
# 征鸿:《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困匈奴,教汉使诡言,汉武帝在上林苑打猎射中一只大雁,雁足上系有帛书,说苏武流落北国。匈奴不得已,才将苏武放回国。这里借指情人之间以书传情。,锦字:用锦织成的文字。晋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夫,后世遂以“锦字”作为妻子寄给丈夫快信的代称。此指情人的书信。
"年光还少味":年年岁岁,索然无味,
# 年光:时光。
"开残槛菊":栏边菊花已开败,
# 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
"落尽溪桐":溪旁梧桐叶已落尽。
"漫留得":空留下,
# 漫:此处是“空”的意思。
"尊前淡月西风":一杯清酒与残月冷风相伴。
"此恨谁堪共说":此番离恨别愁,能向何人诉说,
"清愁付、绿酒杯中":唯有寄托于这绿酒杯中。
# 绿酒:即“绿蚁”。古时的酒(米酒)新酿成未过滤时,面上浮着淡绿色的米渣,故称。
"佳期在":佳期已定,
"归时待把":待到归时,
"香袖看啼红":看衣袖上多少泪痕。
# 啼红:指红泪,即美人之泪。此处借喻相思之苦。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爱情怀人词。上片描绘了南苑吹花、西楼题叶等故园欢乐场景,通过回忆往昔相逢,展现出与歌女相处的美好时光,体现了相聚时的欢愉;下片借开残的槛菊、落尽的溪桐以及尊前淡月西风之景抒情,表达了分别后长久的相思、埋怨对方薄情以及期盼佳期再聚的复杂情感,营造出婉约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对那位歌女的眷恋与思念。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南苑吹花,西楼题叶”的乐景与“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流水西东”的人各天涯、欢情不再相对比,突出今昔变化;“尊前淡月西风”的凄凉与上“几处歌云梦雨”的欢乐对比,一哀一乐,反复渲染悲哀情绪,强化词人的孤寂之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情感的跌宕起伏。直抒胸臆:词末“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词人直接抒发内心期待重逢、渴望向恋人倾诉相思之苦的情感,直白地将内心的热望展露,在层层铺垫的愁绪之后,这种直白的表达更显真挚,让读者清晰触摸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执着。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首,“南苑”与“西楼”对应着心中的“故园”,“吹花”“题叶”则象征往昔重重欢事,它们仅是诸多欢乐过往的缩影。“吹花”“题叶”这般充满意趣的雅事,仅是昔日诸多欢事的吉光片羽,它们如同跳跃的星火,点亮了回忆的夜空。词人凭栏凝思,思绪飘远,脑海中涌现的不光是曾经的嬉闹场景,更有当日邂逅时的惊鸿一瞥。“闲记”一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眷恋,初次相逢的画面已深植心间,挥之不去。自宋玉《高唐赋》赋予“云雨”浪漫旖旎之意后,此处便借它勾勒当日两人的亲昵时光,往昔的甜蜜与温馨历历在目。可如今,物是人非,两人如飘散的蓬草,“水流西东”精准地描绘出这种天各一方的无奈现实。岁月悠悠,久别使得情感蒙尘,渐失热度,化为词人笔下的“浅情”。正因如此,即便满心期许,也难盼来“锦字系征鸿”,那传递相思的鸿雁始终未现,徒留满心怅惘。下片延续上片回忆引发的伤感丝线,徐徐延展。“年光还少味”,短短五字,道尽形单影只的寡淡日常,恰似辛弃疾所叹“老来情味减”,身边无人分享,再美的景致也失了韵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此句对仗精巧,是“槛菊开残,溪桐落尽”的诗意倒装,既贴合当下落寞心境,又遥牵开篇乐景。一处是繁花与欢歌交织的南苑西楼,一处是残菊、桐叶纷飞的凄清之景,两者对照,以乐景衬哀,眼前悲景更添哀愁,双双指向词人内心的孤寂。菊已残,桐将尽,满目萧瑟中,唯余“尊前淡月西风”相伴。清冷月光洒于酒樽,西风瑟瑟掠过,这画面与上片“几处歌云梦雨”碰撞,一为往昔欢娱,一为当下孤苦,哀乐相融,哀愁愈发深沉。满心凄凉如汹涌潮水,却无处倾诉,只能倾入酒中,借酒消愁。即便满心悲戚,词人仍在黑暗中攥紧一丝希望:待他日重逢,定要让你看清我衣衫上的啼痕,那是思念熬煎的见证,每一道都铭刻着分别的苦楚。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起始于词人凭栏时的回忆,往昔的欢乐如南苑吹花、西楼题叶等场景纷至沓来。思绪回转,落于当下,眼前残菊凋零、桐叶落尽、淡月西风的秋景,与回忆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二者相互交织,层层递进,不断加深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之感。直至结尾,词人仍心怀期待,盼望着能与思念之人再度相逢。从词中频繁出现的“情愁”“绿酒”“香袖”等意象及用词能明显看出,晏几道在创作时精于修饰,用词考究,通过细腻雕琢,将内心复杂情感委婉道出,尽显其婉约词风。
上一篇:宋·徐钧《谢玄晖》
下一篇:宋·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