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净扫地":即便家境贫寒,也要将地扫得干干净净,
"贫女好梳头":即便身为贫女,也要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下士晚闻道":悟性平庸之人虽晚闻真理,
# 下士:才德较差的人。
"聊以拙自修":仍愿以笨拙之态自我修习。
"叩门有嘉客":若有贵客叩门来访,
"一饭相邀留":即使粗茶淡饭也诚心款待。
"舂炊勿草草":备餐需用心,莫敷衍应付,
# 舂炊:舂粮做饭。
"此客未易媮":因这位客人不可轻慢。
# 媮:薄。
"慎勿用劳薪":莫用枯朽之柴(喻庸碌之人),
"感我如薰莸":否则香草与臭草混杂难分。
# 薰莸:香草与臭草,喻善人与恶人。
"德人抱衡石":德行高尚者如持秤砣,
# 衡石:指秤。,抱:持、掌握。,德人:有德之人。
"铢黍安可廋":细微之处亦不容轻忽。
# 铢黍:喻微少。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的“净扫地”“好梳头”象征着贫家、贫女在困境中对生活秩序和美好的坚守。“衡石”象征着德人内心的公正和对事物精准的衡量,以具体事物来传达抽象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观念。对比:“下士晚闻道”与“德人抱衡石”形成对比,下士虽然闻道较晚,但努力自修,而德人则能秉持公正如衡石般,通过两者对比,强调了不同人在道德修养上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点。细节描写:“舂炊勿草草”等对招待客人时舂炊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对客人的重视,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和画面感,通过这些细节传递出真诚待客的情感。用典:“慎勿用劳薪”使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意深度,借“劳薪”之典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和尊重,不要因疏忽而失礼。比喻:“德人抱衡石”把德人内心的公正和对事物的精准判断比喻成抱着衡石,形象地写出了德人品德的高尚和对是非善恶的准确衡量,使抽象的品德变得具体可感。
上一篇:宋·无名氏《步步娇·真行与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