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日凄凉":霜露每天都透着凄凉之意。
"北雁南翔":北来的大雁向南飞翔。
"惊风吹起不成行":突然刮起的狂风将雁阵吹散,它们不能排成整齐的行列。
"吊影苍波何限恨":大雁孤独地对着苍茫的水波,满心都是无尽的愁恨,
"日暮天长":此时日色渐暮,天空辽阔悠长。
"为尔惜流光":我为你惋惜这流逝的时光。
"还是重阳":如今又到了重阳佳节。
"故人何处舣危樯":老朋友你在哪里停船靠岸呢。
"寄我相思千点泪":你应寄给我饱含相思之情的千点泪水,
"直过潇湘":让这泪水一直流过潇湘之地。
南宋政治家、词人
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谥忠简,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崇宁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南渡后,历右司谏、御史中丞等。绍兴初年两度拜相,力荐岳飞出师收复襄阳。他反对与金议和,因此遭秦桧陷害,被贬潮州、吉阳军,最终绝食而死。赵鼎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其诗、文、词皆工。他的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前期词作多侧重抒发个人的哀婉悲伤,颇具花间遗风,而后期词作雄健豪迈且慷慨悲凉。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描绘了霜露凄凉、北雁南飞的景象。“霜露日凄凉”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北雁南翔”则点明了时节的变化,大雁南飞通常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惊风吹起不成行。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进一步描写大雁在狂风中行列被打乱,孤独地对着苍茫水波,影子孤单,充满无尽愁恨。“惊风吹起不成行”,生动地描绘了大雁在狂风中的狼狈处境,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则通过描写大雁的孤独与哀愁,烘托出词人自己的孤寂心境,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哀愁。下片:“为尔惜流光。还是重阳”由大雁联想到时光流逝,又到了重阳佳节。“为尔惜流光”,表达了词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还是重阳”,则点明了时节,重阳节本是团圆、登高、思乡怀人的节日,此时词人却独自一人,更增添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故人何处舣危樯。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直接抒发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故人何处舣危樯”,词人想象故人所在之处,希望故人能停船靠岸。“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则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牵挂与眷恋,希望故人能寄来饱含相思之情的泪水,流过潇湘之地。这两句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上一篇:宋·蒋捷《贺新郎·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