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ǒu
ér
·
·
lái
jiǔ
xǐng
qīng
mèng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3
lái
jiǔ
xǐng
qīng
mèng
chóu
lán
gān
qīng
hán
róng
lèi
gān
jiā
rén
bié
hòu
yīn
chén
qiǎo
shòu
jìn
nán
pīn
míng
yuè
duān
guò
hóng
lóu
shí
èr
jiān

译文

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之间。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逐句剖析

"夜来酒醒清无梦":在夜里酒醒了无梦境,周围一片清静,

"愁倚阑干":起来因忧愁而倚靠栏杆。

# 阑干:即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露滴轻寒":夜深天寒,晶莹的露珠不断滴落。

"雨打芙蓉泪不干":冰冷的秋雨落到荷塘的芙蓉花上,就像清泪未曾干过。

# 芙蓉:荷花的别名。《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佳人别后音尘悄":想起与佳人一别之后,彼此音信全无,

# 音尘悄:音尘绝,不通消息。音尘,音信,消息。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瘦尽难拚":虽然身体不断地消瘦下去,但还是难以放弃思念。

# 瘦尽难拚:谓虽因相思而瘦损,依然不能割舍此念。难拚,难以割舍。拚,舍弃不顾。

"明月无端":夜已更深,高悬的明月不知不觉之间。

# 无端: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王逸注:“媒理断绝,无因缘也。”

"已过红楼十二间":已经移过红楼十二间了。

# 红楼十二间:《汉书·郊祀志》应劭注:“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居。”这里指一排排的楼房。红楼,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一说黄庭坚所作。这首词写一痴心女子思恋情人。上片描写酒醒后愁倚阑干,面对露寒雨打芙蓉的凄凉景象,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的诗意,抒发词人索然无味、百无聊赖的意绪。下片则写因思念佳人别后音信全无而消瘦,明月无情照过红楼的愁情难遣。全词语言凝练含蓄,词情婉转,结构严谨却又充满灵动之气,展现出词人高超而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这首词的作者是秦观还是黄庭坚,仍有争议。根据词中之意,此词是作者在一个月夜里醉酒之后,因思念佳人而作,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闺怨词。此词写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诗人先写酒醒无梦,愁倚阑的情态及露寒雨打芙蓉的凄凉景象,表现其索然无味、百无聊赖的意绪。接着道出愁,原来是为了伊人而愁,瘦尽难拚,可见出其愁情的深挚。结句以怨月的痴语收束,表达词人内心无绪、愁情难以排遣的哀怨。

2. 写作手法

化用:“雨打芙蓉泪不干”化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的诗意,抒情色彩意味更浓厚。

3. 分段赏析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写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别情愁绪。上片起首点明了时间和事件。“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夜来酒醒,清醒得没有梦境,满心忧愁地倚靠着阑干。“清”字展现了夜深人静之际,词人酒醒后神志达到的那种清晰状态,同时也反映出周围环境的极度宁静。从这个“清”字中,能明显感受到词人彼时索然无味、百无聊赖的意绪。而“无梦”二字,则极为精准地刻画了酒醒之后,词人神经虽依旧带着些许麻木,思绪却陡然间清醒过来的瞬间。在这一瞬间,其脑海中出现短暂思维空白,那种惶恐、无所适从以及内心深处的失落之感,被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描写此时寒露轻轻滴下,带来丝丝寒意,雨打在芙蓉上,那芙蓉就像女子的眼泪一般流个不停。“雨打芙蓉泪不干”化用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的诗意,而这里的抒情色彩意味更浓厚,实际上饱含着作者的主观色彩。下片交代愁因。“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拚”佳人离别后音信全无,因思念佳人而消瘦,一片痴情,日甚一日,根本难以割舍这份情感。“瘦尽难拚”,可见出其愁情的深挚。“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又转回写愁倚阑干所见,陷入沉思之中的词人,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变化,不自觉之间,已是明月移过了十二间红楼。“无端”二字,表现出对月之无情的怨意,看似怨月,实则是词人内心无绪、愁情难以排遣时的痴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瘦尽难拚”,切情。忽有此境,不是语言文字。

明沈际飞《续草堂诗余》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彦端《豆叶黄·粉墙丹柱柳丝中》

下一篇:宋·张咏《解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