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时光走过三十三年,
"今谁存者":如今世上还留存着谁呢?
"算只君与长江":想来算一算,恐怕只有你和那滔滔长江了。
"凛然苍桧":你就像那高大挺拔、傲然凛立的苍松翠柏,
# 凛然苍桧:“凛然”两句:这两句以苍桧的傲霜枝干比喻王氏傲岸不屈的性格。桧:即圆柏。一种常绿乔木,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寿命达数百年。此处以苍桧喻王先生。
"霜干苦难双":历经风霜雪雨的树干,世间再难找出第二棵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闻道司州古县":听说司州古县,
# 司州古县:指黄陂县,曾属南司州。王先生罢官后居于此。,闻道:听说。
"云溪上、":云溪上,
"竹坞松窗":有一座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它的窗子由松木建造。
# 竹坞松窗:“云溪”两句:坞松窗,用竹子搭的凉棚,用松枝编成的窗户。写王氏居住环境的简素高雅。竹坞:此指丛竹环绕的王长官的家。坞,四面如屏的花木丛聚之处。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江南岸":去长江南岸,
# 江南岸:“江南岸”三句:这三句是说王氏如不是为了送陈慥去江南,是没机会前来黄冈的。
"不因送子":如果王先生不是为了送陈慥,
# 子:指陈慥。
"宁肯过吾邦":怎么会来我所居住的黄冈县?
"摐摐":这时,传来“摐摐”的声响。
# 摐摐:“摐摐”四句:这四句是写王氏于风雨过后,翩然乘车而至。车帘。车盖都带着山林的烟霞,形容王氏的风雅。暗示这次遇合不同于俗人聚首。自然意象与人的气质达成一种象征关系。摐摐:形容雨声。摐:一作枞。
"疏雨过":疏雨过后,
"风林舞破":狂风掠过树林,树枝疯狂舞动,
# 风林舞破:即风舞林破。
"烟盖云幢":那缭绕的烟雾如车盖,翻涌的云朵似幢幡。
# 烟盖云幢:烟如车盖,云似帷幕。盖,车盖。幢,指帐幕、伞盖、旌旗。
"愿持此邀君":只愿持杯邀请先生,
"一饮空缸":一口气把这酒缸喝得一滴不剩。
# 一饮空缸:一口气把酒喝干。空缸,把酒喝光。缸,陶制容器,这里指酒器。
"居士先生老矣":东坡居士已经老了,
# 居士:作者自称,其号为东坡居士。
"真梦里、":真好像是在梦里、
"相对残釭":此刻相对而坐,只有那快要燃尽的残灯陪伴着我们。
# 残釭:将要熄灭的灯,指深夜。釭:灯。
"歌舞断":歌舞的欢闹声已经停歇,
# 歌舞断:“歌声断”两句:这三名是说昨夜歌声刚歇,行人未起,船鼓却来催客动身了。
"行人未起":行人还没有起床,
"船鼓已逄逄":可船上催行的鼓声却已经急促地响个不停了。
# 逄逄:形容鼓声。此指开船的信号。
"有王长官者":有位叫王长官的人,
# 有王长官者:“有王长官者”序文:元丰六年(一零八三)五月,陈慥(季常)与王氏过访苏轼,苏轼写了这首词送别。上阕颂扬王氏为人刚健孤高,下阕写王氏前来过访、相对畅饮旋即匆匆离去的情景。语言铿锵有力,风格遒劲,郑文焯评为:“健句入词”“不事雕凿,字字苍寒,如空岩霜干。”王长官:作者好友,名字与事迹不详。
"弃官黄州三十三年":辞去官职后在黄州居住了三十三年,
"黄人谓之王先生":黄州人称呼他为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他因为送陈慥而前来拜访我,
# 过:拜访、看望。,陈慥:字季常,亦为作者好友。
"因为赋此":我于是为他创作了这首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融合了人生感慨和故友重逢的词,表达了苏轼对命运的豁达乐观,与老友的相知相得,对故乡的牵挂眷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是其情感世界与人生哲学的深刻体现。
2. 写作手法
拟人:“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句,以长江拟人化,将王长官(或友人,根据不同解读有所差异)与长江并举,既表示其长龄,也暗示其德行万古不废。“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中,“风林舞破”运用了拟人手法。“舞”字将风林中的树木人格化,仿佛树木在风雨中舒展肢体、舞动起来,生动地写出了风雨过后林间动态的景象,让景物更具生命力。比喻:“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王长官比作“凛然苍桧”,以苍桧经霜不凋的枝干形容他品格的坚毅卓绝,“苦难双”则强调其品格难以找到匹敌者,生动勾勒出王长官的高士形象。对比:开篇“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运用了对比手法。以“三十三年”的漫长时光为背景,将世间人事的变迁与“君”(王长官)和“长江”的留存相对比,长江亘古不变,王长官在历经岁月后依然被记挂,突出了王长官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直抒胸臆:苏轼在词中直接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等复杂情感。情感饱满而不过分激切,浓淡相宜,过渡顺滑,耐人寻味。想象:“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运用了想象手法。作者并未亲至王长官的居所,却通过“闻道”展开想象,描绘出司州古县云溪旁竹坞、松窗的清幽景象,既展现了王长官居处的雅致,也暗示了他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为塑造人物形象增添了环境支撑。借景抒情:“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描绘了疏雨过后,风吹林木、烟云雾气如帐盖般缭绕的画面。这清幽而开阔的景致,既是当时实景的展现,也寄托了作者与王长官相聚时的畅快与悠然,景与情自然融合。
3. 分段赏析
上片的内容全部围绕王长官这个人展开,生动描绘出一个饱经岁月沧桑、令人心生向往的高士形象。开篇的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头就言辞惊人、不同凡响。在将长江当作人来写(拟人化)的同时,还以比拟的手法,把王长官高洁的人品和长江相提并论,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这两句,则是用比喻来形容他品格的高尚,通过“苍桧”这一形象的比喻,他那像苍桧般傲立的枝干、奇特的气节以及凛然的风骨,仿佛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王长官当时居住在黄陂(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黄陂区),唐代武德初年曾以黄陂为治所设置南司州,所以词中说“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句末的“竹坞松窗”四字,以竹子和松树作比喻来衬托他的正直与耿介。“江南岸”这三句的意思是,倘若不是王先生送陈慥来到黄州,恐怕最终也没有机会见面。话语中既包含着词人的自谦,又满含作者对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下片一直到“相对残釭”这句,描写的是三人相聚饮酒的情景。“摐摐”这两个字模拟(雨声),它的音韵铿锵有力,给人一种风雨突然到来的感觉。“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这几句,既描写了当天的天气和景色,又通过不凡的自然景象,暗示出作者与贵客相遇相聚的脱俗之感。“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这句,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情怀。“居士先生老矣”这句,流露出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真梦里,相对残缸”则写出主人与客人通宵达旦地相聚饮酒、畅谈心事,彼此情投意合的场景。结尾的三句描写天亮时分分别的情景,船鼓声声催促着出发,主人与客人之间话还没有说完,情意也没有表达尽,心中满是惜别的情绪。
4. 作品点评
全词语言极为干净简练,而所包含的内容与含义却十分丰富,将叙事、写人、状景、抒情融合在一起,既描绘了一方奇人的品格,又抒发了旷达豪放的情感,其境界实在远超一般描写离合情怀的诗词。词中那如苍桧般凛然的王先生形象,可以说是苏轼理想人格追求的写照。
# 词作表现潦倒寂寥的心绪和思归不得的乡愁,但言语之间仍然透露出疏狂异趣的不屈个性。
刘石《苏轼词选》
# 健句入词,更奇峰特出,此境匪稼轩所能梦到。不事雕凿,字字苍寒,如空岩霜干,天风吹坠颇黎地上,铿然作碎玉声。
清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上一篇:宋·胡仲弓《卧听》
下一篇:宋·刘克庄《杂咏一百首·龚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