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归川决决流":东北方向归来的河流,哗哗地奔流不息,
"泛艎青渚暂夷犹":乘舟在青色的小洲边,暂时犹豫着徘徊不去。
"遥登灞岸空回首":远远登上灞水的岸边,只能徒劳地回头眺望,
"不见长安但举头":看不见长安的方向,只能徒劳地抬起头张望。
"挥手嵇琴空堕睫":挥手弹奏嵇康的琴曲,眼泪却空自落满睫毛,
"开樽鲁酒不忘忧":打开酒樽饮下鲁地的美酒,心中的忧愁却依然难忘。
"青门柳色春应遍":长安青门的柳色啊,春天里应该已经绿满枝头,
"犹自留连杜若洲":可我却依然留恋着这生长杜若的水中小洲。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诗。描绘东北归川的湍急流水、青渚暂泊、登灞岸回望、举樽饮酒等场景,表达了对长安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离愁,以及留连难归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东北归川决决流,泛艎青渚暂夷犹”以景起笔,描绘了舟行途中的景象,东北方向的河流奔涌向前,发出“决决”的声响;诗人乘舟行至青渚,暂时放缓了行程,船儿似在迟疑徘徊。“决决流”写出水流湍急、声响清晰的动态,“暂夷犹”则用“暂时停留”的细节,暗示诗人内心对前路的犹豫,或许是因即将远离京城而产生的不舍,为后文的抒情埋下伏笔。颔联“遥登灞岸空回首,不见长安但举头”转向动作与心理的刻画。诗人登上曾与京城相关的“灞岸”,忍不住频频回头眺望,却始终看不见长安的方向,只能仰头望空。“空回首”“但举头”两个动作,将“望而不得”的怅惘之情写得细腻:明明努力寻找,却只剩空荡荡的天空,离别的失落与对京城的深切思念跃然纸上。颈联“挥手嵇琴空堕睫,开樽鲁酒不忘忧”进一步深化愁绪。“嵇琴”代指高雅的琴曲,“鲁酒”是味薄的酒,诗人虽以弹琴、饮酒这些雅事排遣情绪,却“空堕睫”、“不忘忧”。这种“刻意消解却无法释怀”的矛盾,更突出了内心愁思的深沉。尾联“青门柳色春应遍,犹自留连杜若洲”以景结情,余韵悠长。“青门”是汉代长安城门,代指京城;“杜若洲”是长着香草的水洲,常象征隐逸或停留之地。此时京城外的青门柳色已遍染春光,诗人却仍留恋着舟行的杜若洲,迟迟不愿离去。“应遍”与“犹自”的对比,既写出对京城春景的想象,更暗含对现状的复杂心境:或许是对仕途的迷茫,或许是对离别的不舍,种种情绪都凝结在这“留连”二字中。
上一篇:宋·梅尧臣《夜渔》
下一篇:宋·陈造《郢州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