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
ào
·
·
liù
yuè
yán
tiān
shí
shà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liù
yuè
yán
tiān
shí
shà
xíng
yún
yǒng
chū
fēng
zhǎo
shàng
nèn
lián
yāo
shù
fēng
jiān
liáng
wáng
gōng
què
fán
shǔ
wèi
tíng
tíng
cán
huì
zhù
páng
lián
yàn
shuāng
fēi
wǎn
qiāo
bīng
qīng
chù
zhāo
rén
fēng
kuài
liáng
qīng

译文

六月炎热的天突然下起了雨。云彩涌动,奇峰在雨中时隐时现。池塘上,嫩莲如同束着素腰的美女,清新脱俗。风吹着,露水滴落。梁王的宫殿里没有了暑气,显得格外清凉。烈日高悬,像残烛般燃烧,却似乎被这清凉所影响。窗帘旁,一对乳燕双双飞去,增添了几分生机。有人把冰块放入碧碗中,冰凉的感觉如同美玉,倾倒时发出清脆的声响。从早到晚。故人的风度带来阵阵清凉,让人心情愉悦‌。

逐句剖析

"六月炎天时霎雨":六月炎热的天突然下起了雨。

"行云涌出奇峰露":云彩涌动,奇峰在雨中时隐时现。

"沼上嫩莲腰束素":池塘上,嫩莲如同束着素腰的美女,清新脱俗。

"风兼露":风吹着,露水滴落。

"梁王宫阙无烦暑":梁王的宫殿里没有了暑气,显得格外清凉。

"畏日亭亭残蕙炷":烈日高悬,像残烛般燃烧,却似乎被这清凉所影响。

"傍帘乳燕双飞去":窗帘旁,一对乳燕双双飞去,增添了几分生机。

"碧碗敲冰倾玉处":有人把冰块放入碧碗中,冰凉的感觉如同美玉,倾倒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朝与暮":从早到晚。

"故人风快凉轻度":故人的风度带来阵阵清凉,让人心情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家傲·六月炎天时霎雨》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与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六月炎天时霎雨”开篇点明夏日阵雨的清凉,随后通过“行云涌出奇峰露”“沼上嫩莲腰束素”等自然意象,展现了雨后山峦、莲花的生机与美丽。结尾“故人风快凉轻度”则表达了对友情的温馨感悟。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夏日雨后的宁静与美好,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在宋代词作中独具特色,展现了欧阳修细腻的感受力与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畏日亭亭残蕙炷”赋予蕙草以人的情感,表现其“畏日”的姿态,增强了生动感。比喻:“行云涌出奇峰露”将行云比作奇峰,形象地描绘了雨后云彩的壮丽景。“沼上嫩莲腰束素”将嫩莲比作束素的女子,展现了荷花的柔美与生机。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点明夏日炎热的天气和突然降临的阵雨,以“时霎雨”引出雨后清凉的主题,为全词奠定基调。第二句描绘雨后云彩的壮丽景象,行云如涌,山峰如露,形象生动,展现了自然景物的恢宏与美丽。第三句转向描写池塘中的嫩莲,以“腰束素”比喻莲花的柔美与清新,展现了雨后荷花的生机与雅致。第四句以“风兼露”进一步渲染清凉的氛围,并以“梁王宫阕”代指高雅清凉的环境,表达了对清凉的向往。第五句描写蕙草在烈日下“畏日”的姿态,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与趣味性。第六句转向描写室内外的情景,乳燕双飞,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作铺垫。第七句以“碧碗敲冰”象征清凉,描绘了夏日消暑的情景,语言清新,意象雅致,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享受。第八句总结全词,抒发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清凉时光的珍惜。“朝与暮”点明时间的流转,而“故人风快凉轻度”则表达了对友情的温馨感悟,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下一篇:宋·杨无咎《永遇乐·鸳瓦霜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