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青山映小池":一座青山曲折环绕,倒映在小小的池塘里。
"绿荷阴尽雨离披":绿色荷叶的阴凉消逝,在雨中枝叶散乱。
# 离披:分散貌。
"何人解识秋堪美":什么人能理解秋天值得赞美,
"莫为悲秋浪赋诗":不要为了悲秋而随意赋诗。
# 浪:徒然。,悲秋:对秋景而伤悲。
"携浊酒":带着浑浊的酒,
# 浊酒:浑浊的酒。
"绕东篱":绕着东边的篱笆漫步。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然残败,但仍有傲对霜寒的枝干。
# 傲霜枝:菊开于秋末,不为寒霜所屈,故云。
"一年好景君须记":一年中的美好景色你一定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正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
"梁范坚常谓欣成惜败者":梁范坚常说为成功而欣喜,为衰败而惋惜,
"物之情":这是万物的本性。
"秋为万物成功之时":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成果的季节,
"宋玉作悲秋":宋玉作《九辩》抒发悲秋之情,
"非是":这是不对的。
"乃作美秋赋云":于是我创作了赞美秋天的赋文。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词。描绘了青山环绕小池,绿荷在雨中凋零的画面,随后词人表明秋有可美之处,不应悲秋。通过携酒赏菊,突出菊残仍有傲霜枝,以及橙黄橘绿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展现出词人不同于传统悲秋的豁达心境,享受秋日美好,珍惜时光。
2. 写作手法
化用:“一年好景君须记”化用苏轼《赠刘景文》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句,强调秋天是一年中的好景,深化对秋天的赞美。借景抒情:“绿荷阴尽雨离披”“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橙黄橘绿时”,通过描绘秋日的荷叶、菊花、橙橘等景色,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 分段赏析
上阕:“一曲青山映小池。绿荷阴尽雨离披。”描绘出一幅青山环绕小池,绿荷在雨中枝叶散乱的画面,点明季节为秋,展现出秋天荷叶虽残但依然具有别样韵味的景色,为下文表达对秋的独特看法做铺垫。“何人解识秋堪美,莫为悲秋浪赋诗。”直接表明词人观点,反问何人能理解秋天是值得赞美的,不要轻易为悲秋而随意赋诗,打破传统悲秋观念,引出下文对秋之美的描述。下阕:“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词人携酒绕着东篱漫步,看到菊花虽残败却依然有傲霜的枝干,以菊花傲霜的形象,赞美秋天的生机与坚韧,体现出词人对秋天独特魅力的欣赏。“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化用苏轼诗句,强调秋天是一年中的好景,此时橙子金黄、橘子青绿,色彩鲜明,进一步突出秋天的美好,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有劝人珍惜美好时光之意。
下一篇:宋·宋度宗《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