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shàng
yǐn
guī

朝代:宋作者:叶梦得浏览量:3
jiàn
tiào
fān
gǎng
biān
jīng
guò
xiāo
xiāo
shū
luàn
fēng
wēi
yún
chuī
sàn
liáng
yuè
duò
píng
bái
jiǔ
bēi
hái
jìng
zuì
guī
lái
sàn
suō
rén
néng
chàng
cǎi
lián
xiǎo
xuān
zhěn
yán
yǐng
guà
xīng

译文

没看到鱼儿在弯曲的小河里跳跃,但我还是特意到湖边走了一趟。细雨潇潇,风吹荷叶翻乱。微云被风吹散,清凉的月亮沉落在平静的水波上。我喝了一杯白酒就醉醺醺的了,回家时头发散乱着,步伐踉跄。现在已没有人再唱那采莲的歌曲了。我斜倚在小轩窗旁枕着枕头,只见屋檐的影子倒映在闪烁的星河之中。

逐句剖析

"不见跳鱼翻曲港":没看到鱼儿在弯曲的小河里跳跃,

"湖边特地经过":但我还是特意到湖边走了一趟。

# 特地:特别,特意。

"萧萧疏雨乱风荷":细雨潇潇,风吹荷叶翻乱。

# 萧萧:象声词,形容凄清、寒冷。

"微云吹散":微云被风吹散,

"凉月堕平波":清凉的月亮沉落在平静的水波上。

# 凉月:秋月。

"白酒一杯还径醉":我喝了一杯白酒就醉醺醺的了,

"归来散发婆娑":回家时头发散乱着,步伐踉跄。

# 婆娑:醉态蹒跚貌。

"无人能唱采莲歌":现在已没有人再唱那采莲的歌曲了。

"小轩欹枕":我斜倚在小轩窗旁枕着枕头,

# 欹枕:靠着枕头。

"檐影挂星河":只见屋檐的影子倒映在闪烁的星河之中。

# 星河:即银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是宋代叶梦得创作的词作。其独特之处在于直观思维的运用:雨住风停后,作者于平静湖面忽见完整明亮的月亮,感觉如月“随”即落入水中,“随”字精准捕捉对景物的第一印象;结尾“檐影挂星河”亦然,直观呈现星河仿佛挂在房屋檐角的画面。这种描写既蕴含作者的审美态度,亦反映酒醉后特殊的思维状态,双重意涵相互交融,妙趣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抒怀词。词中抒写作者与客湖上饮归的情怀,上片写宴散余兴未尽,下片写归来心境,风格于简淡中见含蓄。

2. 写作手法

倒装:“凉月堕平波”为倒装,正常语序应为“凉月平波堕”,将“堕”字提前,突出明月倒映湖面、随波晃动的动态感,仿佛月亮从空中坠落至平静湖面,强化了画面的视觉冲击。“檐影挂星河”亦为倒装,正常语序是“星河挂檐影”,把“挂”字提前,好似屋檐影子悬挂着璀璨星河,打破常规视角,以新奇语序凸显夜空中星河与檐影交叠的奇幻意境,体现作者观察细腻。借景抒情:结尾“檐影挂星河”借月下沉思时所见静景,将词人酒后的恍惚心境与对自然的哲思融入檐角星河的奇幻画面,含蓄表达孤独沉忧又超然物外的复杂情怀。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两句描绘的是,词人在宴集结束后意犹未尽,特意绕路前往湖边。他本想瞧瞧湖边港湾水草丰茂处,那些跃出水面、闪烁白光的鱼儿。然而夜色昏暗,湖面平静,他没能看到鱼儿跳跃的景象,只听见稀疏的雨声,打落在随风翻卷的荷叶上。这两句其实是倒装句,从中能看出作者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却傍水边行,叶底跳鱼浪自惊。”(《南乡子》)观赏鱼儿在水中跃起又落下,本是词人的一大乐事,可此刻天色暗沉、水波平静,只有晚风携着疏雨,吹动荷叶发出萧萧声响。忽然间,一阵风拂过,云朵散去,一轮清凉的月亮映入湖中。这里不说“月影”,而说“月堕平波”,是因为作者正专注地凝视着深沉的湖水,突然湖中映出月亮,他几乎以为是月亮从天上坠落下来。下片描述词人在酒宴上只喝了少量白酒,就已有了几分醉意,“散发婆娑”,形象地展现出他披散着头发,来回踱步乘凉,试图缓解酒后的燥热与烦闷。“无人”一句表明,词人想听一曲采莲小曲来排解心中烦闷,可此时夜深人静,没有人唱歌,愁闷只能郁积在心底,无法排遣。这里的“无人”,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深沉忧愁和孤独之感,是一种更具深意的表达手法。结尾两句写夜深之后,词人在小轩中倚靠着枕头,难以入眠。月光下,屋宇的飞檐清晰地投影在地面上,天上的银河仿佛垂挂在檐角。通过这一静谧的景象描写,凸显出作者在月夜中沉思的形象。

4. 作品点评

词中未点明作者月下沉思的具体内容,为读者预留了充分想象空间,赋予作品意蕴深长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无名氏《满江红·雪共梅花》

下一篇:宋·石孝友《卜算子·人自蕊宫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