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碧天静":九月霜降,碧天澄静,
# 霜降碧天静:言西风一起,秋事就促迫了。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
"秋事促西风":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活动。
# 促:催促。,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寒声隐地":半夜初听隐隐轻寒的风声,
"初听中夜入梧桐":摇撼着潇潇落叶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强支病体登上高高的城墙上俯视顾望,
# 起瞰:起身登城,俯视四周。瞰,俯视。
"寥落关河千里":唯见萧瑟的关山河水无边无际,
# 关河:指北方大片被金人占去的领土。
"一醉与君同":拚上一醉与君辈豪饮乐同。
"叠鼓闹清晓":阵阵战鼓闹醒了清晓,
# 叠鼓:接连不断地打鼓(指早晨报时的鼓声)。
"飞骑引雕弓":练兵场上骏马飞奔驰突,矫健的骑士个个拉满雕弓。
# 雕弓:指弓背饰有花纹的弓。
"岁将晚":时光易逝,
"客争笑":诸位争着,
"问衰翁":都笑问老翁。
# 衰翁:作者自称。虎士:勇士,指岳德。
"平生豪气安在":平生的豪气如今在哪,
"沉领为谁雄":纵横驰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 沉领:一作走马。
"何似当筵虎士":我怎比席间如龙似虎的猛士,
# 虎士:见《周礼》贾疏,后通称勇士,与虎臣、虎将用法相似。序言“连发三中的”,这里说一箭落双雁,事异而意同,盖极言其善射耳。,当筵:席间、当场。
"挥手弦声响处":挥手处,弦声响,
"双雁落遥空":箭贯双雁坠落在遥远的蓝空。
# 双雁落遥空:双雁落遥空:形容箭术的神乎其技。遥空:遥远的天空。
"老矣真堪愧":年华老大真感惭愧,
"回首望云中":但身衰心未老,回头望,心在北方的云中。
# 回首:有北望中原意。“云中”如直作地名解,用冯唐事,似觉呆板。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咏善射与词意为合。云中:指云中郡,为汉代西北边防重镇,魏尚、李广都曾在此击破匈奴,立下战功。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九月望日":九月十五日,
"与客习射西园":我和客人在西园练习射箭,
"余偶病不能射":我偶然生病,不能参与射箭。
"客较胜相先":客人们争着比试,互争胜负。
"将领岳德":将领岳德,
"弓强二石五斗":弓的拉力有二石五斗,
"连发三中的":他连续射出三箭,都射中了靶心,
"观者尽惊":观看的人全都感到惊讶。
"因作此词示坐客":我因此写下这首词给在座的客人看。
"前一夕大风":前一天夜里刮了大风,
"是日始寒":这一天开始变冷了。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是一首爱国词。上阕描绘了霜降秋景、登城所见及武士骑射场景,下阕借与客问答抒发感慨,体现了词人虽年老力衰仍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的热忱,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慨。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侧重通过景物与场景刻画传递情感。开篇以“霜降”“碧天”“西风”“梧桐”等意象,勾勒出深秋的凄清景象,既点明时节气候,又暗合作者老病忧国的心境。“起瞰高城回望”几句,描绘作者寒夜登城、遥望沦陷国土后与客同饮的场景,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融入具体活动之中。“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以简练笔触刻画武士操练骑射的画面,展现出昂扬的气势,也寄托着作者的爱国豪情与民族自强之心,景与情相互交融,意象鲜明。下片则以问答形式展开,将议论化为形象化的表达。“岁将晚”后借客人的笑问,自然引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今昔对比,凸显年老力衰与往昔豪情的落差。“何似当筵虎士”几句,以武士射箭的精准有力,反衬自己无力报国的处境。结尾“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直抒胸臆,既流露因无法效力国家而产生的愧疚悲苦,又以“望云中”展现对爱国志士的向往,将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情感真挚深沉。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描写了演武场上的多种声响:风声、鼓声、弦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支雄壮的乐曲。“碧天”“高城”“关河”构成了阔大的空间。活动其中的人物英武豪雄,技艺高强。全词气势雄浑,感情真挚浓厚,所传达的报国热忱令人动容。
# 石林居士著书百卷,藏书万卷,其词与苏、柳并传,不作柔碲妇人语。此词上阕起结句咸有峭劲之致。下阕清气往来,十句如一句写出,自谓豪气安在,其实字里行间,仍是百尺楼头气概也。
近代学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一篇:宋·方回《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