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年年今夜月":希望年年都能这样在月下泛舟,
"酒船聊更同浮":同游太湖,共同一醉。
# 聊:姑且。
"恨无羯鼓打梁州":可惜没有《梁州曲》和粗犷的羯鼓。
# 梁州:即《梁州曲》,又称《霓裳羽衣曲》。,羯鼓:古代的一种两面蒙皮、腰部很细的鼓,据说从匈奴的一个别支羯族传入中原。
"遗声犹好在":去年今日饮酒高歌的美好的回忆至今还留在脑海中,
"风景一时留":真是好景难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请不要笑我老了还发狂似的引吭高歌,
"已拚双鬓成秋":虽然我双鬓已白。
"会须击节溯中流":但还能像祖逖一样率部渡江,中流击楫。
# 溯:逆水而上。,击节:用手或拍板打拍子以节乐曲。
"一声云外笛":突然被一声响彻云雪的笛声惊醒,
"惊看水明楼":只见月光把水边楼阁照得通明。
"世传梁州":传说《梁州》曲,
"西凉府初进此曲":是西凉府最初进献的,
"会明皇游月宫还":恰逢唐明皇游月宫归来,
"记霓裳之声适相近":记起霓裳羽衣曲的声音与之相近,
"因作霓裳羽衣曲":于是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以梁州名之":并用梁州来命名。
"是夕":这天晚上,
"约诸君明夜泛舟":我约了诸位明天夜里泛舟,
"故有梁州、":所以诗中有“梁州”、
"中流之句":“中流”的句子。
南宋文学家
叶梦得(1077~1148),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石林,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绍圣进士,绍兴元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颇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叶梦得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诗词文皆工。诗歌笔力雄厚,风格多样,或豪宕悲壮,或疏快洒脱,犹有北宋诗人遗风,颇为时人所重。其词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南渡以后,经战火的洗礼,词风一变为激昂慷慨。词风接近苏轼,间有感怀时事之作。著有《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避暑录话》《石林燕语》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赏月怀友的抒情词,描绘了词人在每年中秋之夜与友人同饮共醉、泛舟赏月的情景,体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词人虽年老却仍怀有狂放不羁的豪情,以及面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便呼应了去年的中秋泛舟太湖之行,“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他满心期望每年都能在如此美妙的月色下,与友人同饮共醉,驾着酒船在湖面上悠然飘荡。湖上的清幽月色,引得他忆起唐明皇游月宫后创作《霓裳羽衣曲》(即《梁州曲》)的传奇故事;而杯中的美酒,又让他联想到适合抒发豪情的羯鼓。然而,眼前既没有羯鼓可击,美妙的《梁州曲》乐声也不复存在,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故而发出“恨无羯鼓打梁州”的感慨。那羯鼓,乃是古代一种两面蒙皮、腰部纤细的鼓,据传是从匈奴的一支羯族传入中原的。此时,此情此景,又使他回想起去年中秋举杯高歌的热闹场景,那阵阵高歌笑语,仿佛仍在耳畔回响,去年的美好风光也依旧历历在目,正所谓“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紧接着,下片的笔触一转,抒发出他酒后豪迈的情怀。“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他坦白地告诉在座的朋友,不必因自己年老还如此狂放地高歌而觉得好笑。他深知,为了抗金事业,自己已奉献了一生,纵然如今双鬓如霜、韶华不再,但他坚信“会须击节溯中流”。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像祖逖那般,率领军队渡江北上,于中流奋力击楫,实现收复中原的宏大志向。只可惜,现实残酷无情,这终究只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就在这时,一声高亢的笛音从云外传来,将他从美梦中骤然惊醒。抬眼望去,只见湖面上水光与月光交融,将水边的楼阁映照得通透明亮。
3. 作品点评
全词饱含着词人真挚深沉的情感,将复杂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层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上一篇:宋·周邦彦《长相思·沙棠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