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dàn
shuǐ
sān
nián
huā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3
dàn
shuǐ
sān
nián
huān
wēi
xián
qíng
xiǎo
shuāng
hóng
guī
chéng
qíng
jīn
dào
qiū
mèng
duǎn
cháng
tíng
绿
jiǔ
zūn
qián
qīng
lèi
yáng
guān
dié
shēng
shào
líng
shī
jiù
cái
míng
yún
hóng
鸿
xiāng
yuē
chù
yān
jiǔ
chóng
chéng

译文

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知心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霜打得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你们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古今同慨,千年叹颂,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时时梦见曾经分别时刻的场面。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沈十二,廉叔,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逐句剖析

"淡水三年欢意":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知心三年,欢乐自在,

# 淡水: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危弦几夜离情":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

# 危弦:急弦。乐器之弦紧,则其音高亢。

"晓霜红叶舞归程":明天天色微亮之际,霜打得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你们便要踏上归程。

"客情今古道":如此分别之情,古今同慨,千年叹颂,

"秋梦短长亭":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时时梦见曾经分别时刻的场面。

# 短长亭:古时设在大道旁边的驿亭,供行人休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故曰短长亭。

"绿酒尊前清泪":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

# 尊:“樽”,酒杯。,绿酒:清酒。渌,同“酥”。绿:一作渌。

"阳关叠里离声":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

# 阳关:曲调名,即唐王维《渭城曲》。为送别名曲,反复吟唱,故名《阳关三叠》。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

"少陵诗思旧才名":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

# 少陵: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此处为作者自喻。

"云鸿相约处":小云,小鸿,沈十二,廉叔,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

# 云鸿: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小云、小鸿。

"烟雾九重城":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 九重:指天子所居之地,因王城之门有九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为北宋词人晏几道所作。上片忆述于颍昌三年间与友人的淡交之谊,值此深秋将别,连日来皆沉浸于离情别绪之中。下片承接起首二句,转写临别酒宴上的情景;结句则点出来往之地乃九重京城,虽有云鸿相约之念,却只见烟雾弥漫,道尽前途茫茫的悲凉意绪。全词语句醇雅,感情真挚,场面铺陈别出心裁,于平易中见深婉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丰二年(1079),晏几道自江南返归汴京,未及久留,元丰五年(1082)便受命出监颍昌许田镇。春日赴任时,他与汴京友人相约重逢之期。三年后的元丰八年(1085)秋,调令下达,晏几道得以重返汴京,此《临江仙》即作于回京途中。时年四十八岁的他,已近知天命之年,深知此去山高路远,人生前路未卜,许田镇的人与事终将成为过往,纵有再会之约,亦恐难续。唯有那如淡水般清浅的情谊,在离别之际令人念念难忘,这便是词作的创作缘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羁旅送别词。描绘了秋日里的归程之景、酒尊前的清泪、阳关曲中的离声,体现了与友人三年相聚的欢意、几夜离别的愁情,以及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情和对相约之处烟雾笼罩的九重城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兴:“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两句先以“淡水”作比,喻交情之淡泊长久;再以“危弦”起兴,引离情之震颤浓烈,比兴结合,借日常物象含蓄表达情感,既符合“君子之交”的清雅特质,又通过意象的张力传递出离别时的复杂心绪,与作者其他词作中“以乐器传情”的风格一脉相承。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以“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骤然起笔,如急管繁弦般将读者拽入浓稠的别绪之中。此处“淡水”二字并非言情谊淡薄,反取《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的真意,以水之澄澈喻交情之纯粹——三年欢洽如清泉流淌,却在离弦急管中翻涌成几夜难眠的离愁,开篇便以刚柔相济的张力定下深情基调。“晓霜红叶舞归程”则笔锋一转,将镜头推向晨霜初凝的旷野:红叶在冷风中翻飞如离人凌乱的心绪,蜿蜒的归程在霜色中若隐若现,人未动而心已远。这帧动静交织的画面,巧妙地将“此时”的驻足与“此后”的遥迢并置,让霜晨、红叶、长路共同编织成时空叠合的意象网。“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进一步拓宽意境:古往今来的离别在同一条古道上反复上演,短长亭不再是简单的歇脚处,而成为丈量离愁的刻度——长亭短亭相连,恰似秋梦般破碎又绵延,晏几道惯于将个人情感锚定在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场景中,使当下的别恨获得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下片“绿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以细节特写展开送别场景:翡翠杯盏间滚动的清泪,《阳关三叠》中萦绕的离歌,终于让离别对象在声光色的交织中显影。酒是离别的催化剂,曲是伤情的引信,二者共同构筑起古典送别的典型情境。“少陵诗思旧才名”一句忽作悲叹:小晏以杜甫自况,既隐含对诗才的自许,亦暗含仕途偃蹇的牢骚——当政治抱负化作镜花水月,唯有如少陵般以诗笔镌刻心迹,这既是向眼前人倾诉生平,亦是对命运的一声苦笑。结句“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将视野投向缥缈的远方:“云鸿”作为晏词中常见的女性意象,承载着他精神世界的温暖慰藉,然而当约定的归处被九重烟雾笼罩,那些曾在词中轻盈飞舞的名字,终究被现实的重城阻隔。雾锁的不仅是物理的都城,更是理想与情感难以穿透的困境——明知约定如雾般虚幻,却仍要在烟岚中守望,这分清醒的执着,恰是晏几道词作中最动人的矛盾。

4. 作品点评

全词通篇叙写过去三年的清淡交往,聚焦别宴上的清泪、骊歌中的伤情与前路的黯淡,虽未着一“不舍”之字,却于字里行间满溢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又,“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亦复情词兼胜。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光武庙》

下一篇:宋·朱淑真《愁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