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酒何人怀李白":谁怀念李白而想和李白举酒论文呢。
# 尊:同“樽”。
"草堂遥指江东":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遥指江东的李白。
# 江东:杜甫在成都时李白正放浪江东,往来于金陵(今江苏南京)采石(今属安徽)之间。,草堂:杜甫在成都时的住所。
"珠帘十里卷香风":夸说当时扬州的繁华富丽。
"花开又花谢":从早春又到晚春初夏,
"离恨几千重":离恨之情层层叠叠,有千层之厚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小船连夜渡江来到,
# 轻舸:小船。
"一时惊笑衰容":大家同时吃惊而又笑我经过旅途辛苦的疲困容颜。
# 惊:吃惊。
"语音犹自带吴侬":说的话仍然带着江东口音。
# 吴侬:吴地口音。
"夜阑相对处":夜深喝酒的地方,
# 夜阑相对处:化用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夜阑:是指夜残;夜将尽时。夜阑相对处:一作夜阑对酒处。
"依旧梦魂中":仍是像作梦一样。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以友人重逢为背景,抒写宦海沉浮的悲苦、人生聚散的无奈,兼含对友情的珍视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词内容丰富,多化用前人诗语,含蓄地倾诉自身之不幸遭遇,抒写了词人被贬谪远方后悲苦迷惘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比喻:杜甫“草堂”都是词人自喻,“李白”“江东”则是他喻,即比喻友人,亦即“扬州席上”的主人。用典:“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运用杜甫怀念李白的典故,抒写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上片主要写相聚,一起句便借用“李、杜”故实相喻,使词情深笃,为全篇定下伤怀感愤的基调。起笔“尊酒何人怀李白”如暗夜叩钟,借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千年怅惘,将席间重逢的悲欣交织锚定于李杜相望的史诗坐标。苏轼以“草堂”自喻谪臣之身,托“江东”代指扬州故友,一喻双关间,士人相惜的赤诚与宦海沉浮的孤绝已悄然共振。“珠帘十里卷香风”,用杜牧诗意写扬州,暗指东道主王存,与上文“怀李白”、“指江东”语意相承。词人怀念之情虽深,可是“花开花谢,离恨几千重”。“花开花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这里是说离别之久;“离恨几千重”,是夸说离恨之深,而且使抽象的感情有了形体感,似乎成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下片承上阕相聚,写话旧,表达旧情难叙却又伤离的凄然之情。“轻舸渡江连夜到”,承上“珠帘”句,点出题目“夜到扬州”。词人是从江南京口渡江而来的,所以才如此便捷。“一时惊笑衰容”,紧承前句,写出了与友人意外相逢时惊喜参半的复杂感情。词人当年已56岁,又久历宦海沉浮,天涯游宦,说是“衰容”,想来是极为吻合的。“语音犹自带吴侬”一句最是诛心——友人未改的江南乡音,恍如时光琥珀,封存着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少年意气。然“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杜诗“相对如梦寐”的典故在此裂变出双重悲凉:既叹重逢似幻,更刺破“元祐更化”表象下新党复起的政治危局。醉眼朦胧间,扬州夜宴已成浮世绘卷,杯中明月倒映的,尽是文人宿命里逃不脱的“醒”与“梦”。
4. 作品点评
《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真实地表露了词人当时“量移”后的心境。“量移”,虽未能彻底平反昭雪,但已显现出宽赦之君恩。词人以李白“世人皆欲杀”的谗臣境遇自喻,复引杜甫“生还偶然遂”的乱世侥幸作比,两重典故如镜,既照见自身“戴罪复用”的尴尬,亦暗讽朝廷“恩威并施”的权术。在六十字的短短篇幅中,写了相忆、相聚、慰藉、话旧、伤离等广阔的内容,含蓄地倾诉了自身之不幸遭遇,使作品更富于感愤。词人反复地写出了与友人相逢时的复杂心情。上片写思念之切,离恨之苦,中间又穿插写相见之欢;下片写相见之欢又点出昔日相离之思和明朝又离之叹。悲欢离合种种矛盾的思缕交织成一片,在古今诗词中这种写法和由此而达到的境界还极为少见。
上一篇:宋·黄庭坚《鹧鸪天·句耳》
下一篇:宋·晁端礼《满庭芳·浅约鸦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