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娥怕闹":嫦娥害怕尘世喧闹,
"银蟾传令":银蟾传达她的指令,
"且与遮鸾翳凤":暂且让鸾鸟和凤凰都被遮蔽起来。
"直须人睡俗尘清":一定要等到人们都睡去,尘世的喧嚣归于平静,
"放云汉、冰轮徐动":才放开银河,让那明月缓缓移动。
"山翁散发":一位山中的老者头发披散,
"披衣松下":披着衣裳坐在松树之下,
"琴奏瑶池三弄":弹奏起如瑶池仙乐般的琴曲。
"曲终鹤警露华寒":一曲弹罢,仙鹤发出警鸣,寒露降临,凉意袭人,
"笑浊世、饶伊做梦":他不禁嘲笑这污浊的尘世,那些人尽管让他们沉醉在虚幻的梦境之中吧。
两宋之交词人,“词俊”
朱敦儒(1081~1159),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洛阳遗民等,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进士,曾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朱敦儒少有词名,获“词俊”之名,早年为“洛中八俊”之一。其词多写隐逸之趣,词风豪放旷逸,清新晓畅;南渡后作品又融入家国之感,慷慨悲歌,风格沉郁苍凉。代表作品有《鹧鸪天·西都作》《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念奴娇·插天翠柳》等。今存词集《樵歌》。
1. 分段赏析
这首词上片以奇幻笔触开篇,“姮娥怕闹,银蟾传令,且与遮鸾翳凤”营造出神秘空灵的神话氛围,赋予嫦娥情感、月亮神力,遮蔽祥瑞之鸟,尽显超凡脱俗。“直须人睡俗尘清,放云汉、冰轮徐动”则点明唯有人睡尘清,银河才现、明月徐动,展现出摆脱尘世纷扰后自然之美的宏大宁静。下片“山翁散发,披衣松下,琴奏瑶池三弄”刻画了一位散发披衣、于松下弹奏仙曲的隐者形象,尽显其闲适自在、超凡脱俗。“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中,曲终鹤唳、寒露降临,增添清冷孤寂之感,而山翁嘲笑尘世庸俗,认为沉迷功名利禄者不过是在做梦,直接抒发了对世俗的鄙夷与不屑,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上下片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与隐逸情怀的画卷。
上一篇:宋·姜夔《乌夜啼》
下一篇:宋·方信孺《任嚣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