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tiān
lái
chū
yuè
zhī
bèi
wéi
wén
lóng
qīng
yún
zhèn
绿
lán
jīn
quán
zǒu
miè
téng
kūn
lún
西
jué
míng
shuā
yān
yuè
shén
xíng
diàn
mài
niè
huāng
tiān
fēi
lóng
míng
cháng
gēng
shuāng
wěi
liú
xīng
shǒu
kǒu
pēn
hóng
guāng
hàn
gōu
zhū
céng
péi
shí
lóng
niè
tiān
jīn
luò
yuè
zhào
huáng
léng
léng
líng
jiǔ
bái
shān
shuí
gǎn
huí
tóu
xiào
yàn
dàn
jué
ěr
bèi
tiān
bēn
liàn
jūn
xuān
sǒng
yuè
jīng
jiǎo
yún
fān
wàn
zhí
zhú
yáo
zhān
chāng
mén
féng
hán
fēng
shuí
cǎi
jǐng
sūn
bái
yún
zài
qīng
tiān
qiū
líng
yuǎn
cuī
wéi
yán
chē
shàng
jùn
bǎn
dào
xíng
shī
wèi
wǎn
jiǎn
zhōng
dào
shào
jìn
lǎo
zhī
yuàn
féng
tián
fāng
rán
wèi
bēi
suī
yǒu
shān
néng
liáo
yán
shuāng
yuè
diāo
guì
zhī
xián
yuān
cuī
liǎng
méi
qǐng
jūn
shú
xiàn
tiān
yóu
kān
nòng
yǐng
yáo
chí

译文

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它腾迈昆仑,飞越西极,四蹄生风,从不失足。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尾如流星,首如渴鸟,口喷红光,汗流如血。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羁金络月,光照皇都。豪逸之气,凌迈九州,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如今的天马,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脚因而不得进了,但却适望天门。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但如今却驾着盐车向着高峻的山坡上苦苦挣扎,盐车倒行下滑而力尽途中,天色已晚。对天马此种不幸之遭遇,只有伯乐才会中适停车为之抚慰悲叹,少尽其力而老被遗弃。多么想能够遇到像田子方这样的仁人啊,只有他才会对老马的命运为之悲慨和同情。虽然昆仑玉山之上有仙禾,可是,却难以疗救如今落傀天马之苦饥啊。五月的严霜摧凋了桂枝,天马伏枥含冤无草可食。诸君有哪位可怜这匹年老的天马,请您赎献给穆天子,它虽不能出力拉车了,但在瑶池上作一匹弄影的舞马,总还是可以的吧。

逐句剖析

"天马来出月支窟":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

# 月支窟:月支,一作月氏,西域古国名。先在甘肃敦煌祁连之间,后被勾奴所逐,迁于今阿富汗东北。《史记·大宛列传》:“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沩水北。……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居沩水北,为王庭。”《正义》:“万震《南州志》云:(大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地高燥而远。国王称天子,国中骑乘常数十万匹,城郭宫殿与大秦国同。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土地所出及奇伟珍物,被服鲜好,天竺不及也。”康泰《外国传》云:“外国谓天下有三象:中国为人象,大秦为宝象,月支为马象。”月支窟,当指所传生天马的湖边。一说是指敦煌附近的渥洼水。,天马:即大宛马。《史记·大宛列传》:“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

"背为虎文龙翼骨":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 虎文:马毛色似虎脊文。《汉书·礼乐志》:“《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应劭曰:“马毛色如虎脊者多两也。”

"嘶青云":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

"振绿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

# 绿发:指马鬃、马额上毛。

"兰筋权奇走灭没":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 灭没:谓无影无声。《列于·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洱辙。”,权奇:奇异非常。汉《天马歌》:“志倜傥,精权奇。”王先谦《汉书补注》:“权奇、奇谲非常之意。”,兰筋:马额上筋名。《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整兰筋。”李善注:“《相马经》云:一筋从玄中出,谓之兰筋。玄中者,目上陷如井字。兰筋树者千里。吕向注:“兰筋,马筋节坚者,千里足也。”

"腾昆仑":它腾迈昆仑,

"历西极":飞越西极,

# 西极:极西之地。汉《天马歌》:“天马俫,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四足无一蹶":四蹄生风,从不失足。

# 四足无一蹶:谓奔跑如风,绝无一失。蹶,失蹄也。

"鸡鸣刷燕晡秣越":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

# 鸡鸣刷燕晡秣越:此句是说,早晨还在燕地刷洗鬃毛,晚间已经到了越地吃草科了。形容马速极快。晡,傍晚。秣,草料,此处作喂马讲。杜预曰:以粟饭马曰秣。《文选》颜延年《赭出马赋》:“日刷幽燕,昼秣荆越。”

"神行电迈蹑慌惚":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

# 神行电迈蹑慌惚:此句谓马行速度之快,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连影子还没看清楚,马就奔过去了。 电迈,疾速行进。电,喻快速。迈,前进,行进。恍惚:瞬间,极短的时间。

"天马呼":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

"飞龙趋":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

# 飞龙:指骏马。《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序》:“马以龙名。”辛善注:“《凋礼》曰:凡马八尺以上称龙。”

"目明长庚臆双凫":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

# 臆双凫:马的前胸像一对鸭子。臆,胸脯。凫,野鸭。《齐民要术》卷六:“马胸欲直而出,凫间鹆并,望之如双凫。”,目明长庚:眼像长庚星一洋明亮。长庚,星名,又名启明、太白星,即金星。以金星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2]《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于太白。”《索引》:“《韩诗外传》:‘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

"尾如流星首渴乌":尾如流星,首如渴鸟,

# 渴乌:水车上灌水用的竹筒。《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让传》:“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简,以引水上也。”此句意,王琦所注云:“此言马尾流转,有似奔星,马首昂娇,状类渴乌。即如慧如鹰之意。”,流星:慧星。流,一作烟。

"口喷红光汗沟朱":口喷红光,汗流如血。

# 汗沟朱:马前腿胛处沉汗如血。汗沟:马前腿和胸腹相连的凹形部位,马疾驰时为汗所流注,故称。朱,血色,—作珠。《汉书·西域传》:“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膺门朱赭,汗沟走血。”,口喷红光:《齐民要术》卷六:“相马,……口中色欲得红白如火光为善材,多气,良且寿。”

"曾陪时龙蹑天衢":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

# 天衢:天街。

"羁金络月照皇都":羁金络月,光照皇都。

# 羁金络月: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络头。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月,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文选》颜延年《赌白马赋》:“两权协月。”李善注:“《相马经》曰:颊欲圆,如悬壁,因谓之双壁,其盈满如月。”

"逸气棱棱凌九区":豪逸之气,凌迈九州,

# 九区:九州也。,棱棱:威严貌。

"白璧如山谁敢沽":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

# 沽:买也。,白璧如山:言白璧之多也。

"回头笑紫燕":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

# 紫燕:良马名。刘劭《赵都赋》:“良马则赤兔、奚斯、常骊、紫燕。”

"但觉尔辈愚":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天马奔":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如今的天马,

"恋君轩":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

# 君轩:天子之车也。鲍照《东武吟》:“疲马恋君轩。”

"駷跃惊矫浮云翻":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

# 駷跃惊矫浮云翻:此句天马行空之快捷。駷,音耸。勒马衔令马疾走。矫,矫首也。

"万里足踯躅":脚因而不得进了,

# 踯躅:欲进不进貌。

"遥瞻阊阖门":但却适望天门。

# 阊阖:天门。此喻京城或宫廷之门。汉《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五台。”

"不逢寒风子":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

# 寒风子:古之善相马者。《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古善相马音,寒风子善相口齿,麻朝相颊,……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

"谁采逸景孙":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

# 逸景:良马名。

"白云在青天":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

# 白云在青天:此句化用《穆天子传》卷三:“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之意。一本无青字。

"丘陵远崔嵬":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

# 崔嵬:《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跗溃,漉汁洒地,白汗文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一本作崔嵬远。崔嵬,山高峻貌。

"盐车上峻坂":但如今却驾着盐车向着高峻的山坡上苦苦挣扎,

# 峻坂:陡坡也。

"倒行逆施畏日晚":盐车倒行下滑而力尽途中,天色已晚。

# 倒行逆施畏日晚:安旗注云:“倒行逆施,谓天马遭遇之苦。畏日晚,谓年老衰,余日无多也。”《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涂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伯乐翦拂中道遗":对天马此种不幸之遭遇,只有伯乐才会中适停车为之抚慰悲叹,

# 翦拂:梳剪其毛鬃,洗拭其尘垢。,伯乐:古之善相马者,姓孙名阳。

"少尽其力老弃之":少尽其力而老被遗弃。

"愿逢田子方":多么想能够遇到像田子方这样的仁人啊,

# 田子方:《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曰:做公家畜也。罢而不能用,故出放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恻然为我悲":只有他才会对老马的命运为之悲慨和同情。

# 悲:一作思。

"虽有玉山禾":虽然昆仑玉山之上有仙禾,

# 玉山禾:昆仑山之仙禾。《文选》张协《七命》:“琼山之禾。”李善注:“琼山禾,即昆仑之山木禾。《山海经》曰:昆仑之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不能疗苦饥":可是,却难以疗救如今落傀天马之苦饥啊。

"严霜五月凋桂枝":五月的严霜摧凋了桂枝,

# 严霜五月凋桂枝:用邹衍事,谓已无罪而受冤也。《论衡·感虚篇》:“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伏枥衔冤摧两眉":天马伏枥含冤无草可食。

# 枥:马槽也。

"请君赎献穆天子":诸君有哪位可怜这匹年老的天马,请您赎献给穆天子,

# 请君赎献穆天子:“请君”二句:请人荐举入朝之意。穆天子,即周穆王。此喻当今天子。《列子》卷三:“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犹堪弄影舞瑶池":它虽不能出力拉车了,但在瑶池上作一匹弄影的舞马,总还是可以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马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杂言诗。全篇以天马自喻,前半部分描绘神驹驰骋寰宇的雄姿,展现其腾跃昆仑、日行万里的壮阔气魄;后半部分笔锋突转,描写衰老天马困于盐车、无人问津的凄凉处境,通过早年意气风发与暮年落魄潦倒的强烈对比,吐露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结尾处“愿逢田子方”的恳求,流露出暮年李白为现实所迫的低回心境。全诗既延续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风格,又以“天马”意象贯穿始终,在跌宕起伏的叙事中暗含人生轨迹的缩影,既是对个人命运的自伤,也折射出封建时代文人的普遍困境,被后人视作理解李白晚年心境的重要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乐府诗集》卷一列此诗于《郊庙歌辞》类目之下,并引《汉书·武帝纪》称:“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又引《汉书·张骞传》云:“汉武帝初发《易》书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后得乌孙良马,名曰天马。及得宛马,汗血愈壮,遂改乌孙马为西极马,宛马为天马。”萧士赟注曰:“《天马歌》为古乐府车马六曲之一,汉代郊祀乐中亦有《天马之歌》……此篇当为逸群绝类之士不得赏识所作,亦白自喻不为世用,而渴求知己也。”胡震亨又云:“汉郊所祝《天马》二歌皆以天马为祥瑞所应。太白所拟之作,则以老马失宠自喻,冀望被收赎,似为罢官翰林之后之作。”据此分析,李白此诗应作于其晚年流放夜郎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体的咏物诗,借天马自喻。诗中描绘天马少时神采飞扬、英姿勃发,晚岁却因衰老而遭人遗弃,借此抒发诗人内心的苦痛与被冷落的悲愤,同时寄寓对现实不公、世态炎凉的深切不满。

2. 写作手法

比喻:“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这几句诗通过巧妙的比喻生动展现了天马的雄姿。其中,写天马如同飞龙腾跃;双目明亮,犹若夜空中的长庚星;胸脯肌肉隆起,形似成对的野鸭丰满有力;尾扫如流星般迅捷,昂首则似乌鹰挺拔。此番描绘,不仅写出了天马的威武神采,更以此比喻诗人自己在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备受宠遇的得意时光,映射出他当时意气风发、才情卓绝的风貌。对比:“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几句,写出天马气概逼人,威震九州,身价之高,连堆积如山的白璧也难以换取。而当它回首一瞥昔日被誉为名驹的紫燕时,竟只觉其愚笨不堪,分外可笑。这一强烈对比,既彰显了天马的卓绝与尊贵,也借此暗写诗人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倍受宠遇时的荣耀与身价不凡。

3. 分段赏析

《天马歌》开篇五句以神话笔调勾勒天马雄姿。“天马来出月支窟”点明其非中土之马,而是源自传说中西域月支国的异兽,寄托了诗人自视卓异、才华横绝的情怀;“虎文龙翼骨”则描绘其虎皮花纹与龙翼骨相交织的奇特相貌,使形象更添神异;“嘶青云”“振绿发”以嘶鸣穿云、鬃毛飘扬的动态写法展示其奔腾英姿,“兰筋权奇”进一步刻画其骨骼肌理的超凡结构;“走灭没”则以瞬息消失形容其神速。此段由出身写至形貌、由静态转入动态,层层铺陈,寓才华卓绝于天马之形,奠定其“逸群绝伦”之基调。第二段八句着力描绘天马纵横山河、日行万里的壮游。“腾昆仑,历西极”不仅强化了地理跨度,也增添神话色彩,表明其活动范围之广;“四足无一蹶”强调其奔行稳健如飞,不见丝毫迟滞;“鸡鸣刷燕晡秣越”用北方燕地清晨梳鬃、南方越地午后吃草的对照,压缩时空,极写奔行之速;“神行电迈,蹑慌惚”则通过“电”、“慌惚”等意象,将其行动速度推至极致。通过写天马日驰千里、来去无踪的特质,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才识卓异、志在四方,却难得知音赏识的内在情怀,亦隐喻仕途波折、空负凌云之志的忧愤。第三段六句转写天马一度荣耀时的宫廷生活。“曾陪时龙蹑天衢”暗指诗人天宝初年供奉翰林的得意时期,曾与帝王近臣同列,跻身显位;“羁金络月”描绘天马佩戴金饰的华贵形象,寓示身处显赫之地;“逸气棱棱凌九区”写其威仪盖世、身价连城,“白璧如山”以夸张比喻其价值之高;“回头笑紫燕”则借比嘲讽世俗庸才,彰显自身不群之姿。此段意象华丽、节奏昂扬,既映照天马在天子御厩中春风得意的荣耀,也投射出李白昔日在长安受宠若惊、气象万千的个人经历。第四段十四句则陡转风格,书写天马遭弃之苦与流浪之悲。“盐车上峻坂”以负重攀登象征人生困顿,“倒行逆施”揭示世途违道悖理;“伯乐翦拂中道遗”哀叹知音中道弃之,才尽被弃之痛尤甚;“少尽其力老弃之”以冷峻直白的语言批判世态炎凉,毫不粉饰现实之残酷;“严霜五月凋桂枝”则以典故隐喻屈才遭谗,如邹衍之冤,情感更趋沉郁。天马晚景的潦倒,不仅映射李白因永王事牵连被贬流放的现实窘境,也呈现出诗人深切的自伤与愤懑之情。盐车、峻坂、残阳、孤影,层层堆叠,构建出一个从高处跌落的悲剧轨迹。结尾八句则在悲怆中寄寓希冀。“愿逢田子方”借战国仁人典故表达渴求知己与理解;“恻然为我悲”是对世人能共鸣自身遭际的期待;“请君赎献穆天子”幻想重归天子身边,再效犬马之劳;“犹堪弄影舞瑶池”则寓示即便垂老,亦愿一展余辉,为国效力。以“舞马”比自身虽不复当年骏健,但仍可供奉文苑的忠诚与才能。末段通过神话典故的再嫁接,使诗人身世沉浮的情感升华为普遍的时代困境,同时也显现出李白虽遭厄运却未曾熄灭的自信与渴望。

4. 作品点评

此诗既是对天马的咏叹,也是对李白自身际遇的寄托,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声情并茂,展现了李白性格中既傲岸不羁、又渴望知遇的二重特质,是一首寓情于物、寄怀深远的咏物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郊庙歌辞,汉郊祀歌中题。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 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一列于《郊庙歌辞》,引《汉书·武帝纪》曰:“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萧士赟注云:“《天马歌》者,古乐府车马六曲之一。汉郊祀乐歌亦有《天马之歌》,乃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及太初四年,诛宛王获宛马作。太白此辞,其制恐不出此。”又云:“此篇盖为逸群绝伦之士不遇知己者叹。亦白自伤其不用于世,而求知于人也与?”胡震亨云:“汉郊祝《天马》二歌,皆以歌瑞应。太白所拟,则以马之老而见弃自况,思蒙收赎,似去翰林后所作。”

近代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下一篇:唐·张志和《渔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