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来出月支窟":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
# 月支窟:月支,一作月氏,西域古国名。先在甘肃敦煌祁连之间,后被勾奴所逐,迁于今阿富汗东北。《史记·大宛列传》:“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沩水北。……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居沩水北,为王庭。”《正义》:“万震《南州志》云:(大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地高燥而远。国王称天子,国中骑乘常数十万匹,城郭宫殿与大秦国同。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土地所出及奇伟珍物,被服鲜好,天竺不及也。”康泰《外国传》云:“外国谓天下有三象:中国为人象,大秦为宝象,月支为马象。”月支窟,当指所传生天马的湖边。一说是指敦煌附近的渥洼水。,天马:即大宛马。《史记·大宛列传》:“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
"背为虎文龙翼骨":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
# 虎文:马毛色似虎脊文。《汉书·礼乐志》:“《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应劭曰:“马毛色如虎脊者多两也。”
"嘶青云":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
"振绿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
# 绿发:指马鬃、马额上毛。
"兰筋权奇走灭没":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 灭没:谓无影无声。《列于·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洱辙。”,权奇:奇异非常。汉《天马歌》:“志倜傥,精权奇。”王先谦《汉书补注》:“权奇、奇谲非常之意。”,兰筋:马额上筋名。《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整兰筋。”李善注:“《相马经》云:一筋从玄中出,谓之兰筋。玄中者,目上陷如井字。兰筋树者千里。吕向注:“兰筋,马筋节坚者,千里足也。”
"腾昆仑":它腾迈昆仑,
"历西极":飞越西极,
# 西极:极西之地。汉《天马歌》:“天马俫,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四足无一蹶":四蹄生风,从不失足。
# 四足无一蹶:谓奔跑如风,绝无一失。蹶,失蹄也。
"鸡鸣刷燕晡秣越":鸡鸣时它还在燕地刷毛理鬃,到傍晚时它已在越地悠闲地吃草了,
# 鸡鸣刷燕晡秣越:此句是说,早晨还在燕地刷洗鬃毛,晚间已经到了越地吃草科了。形容马速极快。晡,傍晚。秣,草料,此处作喂马讲。杜预曰:以粟饭马曰秣。《文选》颜延年《赭出马赋》:“日刷幽燕,昼秣荆越。”
"神行电迈蹑慌惚":其神行之速真如电闪一般,只见其影而不见其形。
# 神行电迈蹑慌惚:此句谓马行速度之快,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连影子还没看清楚,马就奔过去了。 电迈,疾速行进。电,喻快速。迈,前进,行进。恍惚:瞬间,极短的时间。
"天马呼":天马呼啸着驰骋而过,
"飞龙趋":就像是飞龙一样窈矫,
# 飞龙:指骏马。《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序》:“马以龙名。”辛善注:“《凋礼》曰:凡马八尺以上称龙。”
"目明长庚臆双凫":它目如明星,膀如双凫。
# 臆双凫:马的前胸像一对鸭子。臆,胸脯。凫,野鸭。《齐民要术》卷六:“马胸欲直而出,凫间鹆并,望之如双凫。”,目明长庚:眼像长庚星一洋明亮。长庚,星名,又名启明、太白星,即金星。以金星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诗经·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2]《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于太白。”《索引》:“《韩诗外传》:‘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
"尾如流星首渴乌":尾如流星,首如渴鸟,
# 渴乌:水车上灌水用的竹筒。《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让传》:“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简,以引水上也。”此句意,王琦所注云:“此言马尾流转,有似奔星,马首昂娇,状类渴乌。即如慧如鹰之意。”,流星:慧星。流,一作烟。
"口喷红光汗沟朱":口喷红光,汗流如血。
# 汗沟朱:马前腿胛处沉汗如血。汗沟:马前腿和胸腹相连的凹形部位,马疾驰时为汗所流注,故称。朱,血色,—作珠。《汉书·西域传》:“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膺门朱赭,汗沟走血。”,口喷红光:《齐民要术》卷六:“相马,……口中色欲得红白如火光为善材,多气,良且寿。”
"曾陪时龙蹑天衢":它曾与宫中的御马一道在天街上奔驰,
# 天衢:天街。
"羁金络月照皇都":羁金络月,光照皇都。
# 羁金络月: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络头。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月,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文选》颜延年《赌白马赋》:“两权协月。”李善注:“《相马经》曰:颊欲圆,如悬壁,因谓之双壁,其盈满如月。”
"逸气棱棱凌九区":豪逸之气,凌迈九州,
# 九区:九州也。,棱棱:威严貌。
"白璧如山谁敢沽":此时天马的身价,就是堆积如山的白壁,也难抵其值。
# 沽:买也。,白璧如山:言白璧之多也。
"回头笑紫燕":那些所谓的名马,什么紫燕之类,
# 紫燕:良马名。刘劭《赵都赋》:“良马则赤兔、奚斯、常骊、紫燕。”
"但觉尔辈愚":跟它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天马奔":但是时过境迁,好景不长。如今的天马,
"恋君轩":虽然依日顾恋天子的车驾,
# 君轩:天子之车也。鲍照《东武吟》:“疲马恋君轩。”
"駷跃惊矫浮云翻":它奔跑起来依然能驰骋万望,耸跃浮云,英姿不减当年,
# 駷跃惊矫浮云翻:此句天马行空之快捷。駷,音耸。勒马衔令马疾走。矫,矫首也。
"万里足踯躅":脚因而不得进了,
# 踯躅:欲进不进貌。
"遥瞻阊阖门":但却适望天门。
# 阊阖:天门。此喻京城或宫廷之门。汉《天马歌》:“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五台。”
"不逢寒风子":遇不到寒风子这样的识马者,
# 寒风子:古之善相马者。《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古善相马音,寒风子善相口齿,麻朝相颊,……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
"谁采逸景孙":谁还认得逸景这样的名马呢。
# 逸景:良马名。
"白云在青天":想当年,曾经驾着穆天子的车驾,穿过白云,
# 白云在青天:此句化用《穆天子传》卷三:“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之意。一本无青字。
"丘陵远崔嵬":迈越丘山,前往西天与西王母相会,是何等的神气得意啊。
# 崔嵬:《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跗溃,漉汁洒地,白汗文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一本作崔嵬远。崔嵬,山高峻貌。
"盐车上峻坂":但如今却驾着盐车向着高峻的山坡上苦苦挣扎,
# 峻坂:陡坡也。
"倒行逆施畏日晚":盐车倒行下滑而力尽途中,天色已晚。
# 倒行逆施畏日晚:安旗注云:“倒行逆施,谓天马遭遇之苦。畏日晚,谓年老衰,余日无多也。”《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涂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伯乐翦拂中道遗":对天马此种不幸之遭遇,只有伯乐才会中适停车为之抚慰悲叹,
# 翦拂:梳剪其毛鬃,洗拭其尘垢。,伯乐:古之善相马者,姓孙名阳。
"少尽其力老弃之":少尽其力而老被遗弃。
"愿逢田子方":多么想能够遇到像田子方这样的仁人啊,
# 田子方:《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曰:做公家畜也。罢而不能用,故出放也。’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恻然为我悲":只有他才会对老马的命运为之悲慨和同情。
# 悲:一作思。
"虽有玉山禾":虽然昆仑玉山之上有仙禾,
# 玉山禾:昆仑山之仙禾。《文选》张协《七命》:“琼山之禾。”李善注:“琼山禾,即昆仑之山木禾。《山海经》曰:昆仑之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不能疗苦饥":可是,却难以疗救如今落傀天马之苦饥啊。
"严霜五月凋桂枝":五月的严霜摧凋了桂枝,
# 严霜五月凋桂枝:用邹衍事,谓已无罪而受冤也。《论衡·感虚篇》:“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伏枥衔冤摧两眉":天马伏枥含冤无草可食。
# 枥:马槽也。
"请君赎献穆天子":诸君有哪位可怜这匹年老的天马,请您赎献给穆天子,
# 请君赎献穆天子:“请君”二句:请人荐举入朝之意。穆天子,即周穆王。此喻当今天子。《列子》卷三:“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
"犹堪弄影舞瑶池":它虽不能出力拉车了,但在瑶池上作一匹弄影的舞马,总还是可以的吧。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体的咏物诗,借天马自喻。诗中描绘天马少时神采飞扬、英姿勃发,晚岁却因衰老而遭人遗弃,借此抒发诗人内心的苦痛与被冷落的悲愤,同时寄寓对现实不公、世态炎凉的深切不满。
2. 写作手法
比喻:“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尾如流星首渴乌”这几句诗通过巧妙的比喻生动展现了天马的雄姿。其中,写天马如同飞龙腾跃;双目明亮,犹若夜空中的长庚星;胸脯肌肉隆起,形似成对的野鸭丰满有力;尾扫如流星般迅捷,昂首则似乌鹰挺拔。此番描绘,不仅写出了天马的威武神采,更以此比喻诗人自己在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备受宠遇的得意时光,映射出他当时意气风发、才情卓绝的风貌。对比:“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几句,写出天马气概逼人,威震九州,身价之高,连堆积如山的白璧也难以换取。而当它回首一瞥昔日被誉为名驹的紫燕时,竟只觉其愚笨不堪,分外可笑。这一强烈对比,既彰显了天马的卓绝与尊贵,也借此暗写诗人天宝初年供奉翰林、倍受宠遇时的荣耀与身价不凡。
3. 分段赏析
《天马歌》开篇五句以神话笔调勾勒天马雄姿。“天马来出月支窟”点明其非中土之马,而是源自传说中西域月支国的异兽,寄托了诗人自视卓异、才华横绝的情怀;“虎文龙翼骨”则描绘其虎皮花纹与龙翼骨相交织的奇特相貌,使形象更添神异;“嘶青云”“振绿发”以嘶鸣穿云、鬃毛飘扬的动态写法展示其奔腾英姿,“兰筋权奇”进一步刻画其骨骼肌理的超凡结构;“走灭没”则以瞬息消失形容其神速。此段由出身写至形貌、由静态转入动态,层层铺陈,寓才华卓绝于天马之形,奠定其“逸群绝伦”之基调。第二段八句着力描绘天马纵横山河、日行万里的壮游。“腾昆仑,历西极”不仅强化了地理跨度,也增添神话色彩,表明其活动范围之广;“四足无一蹶”强调其奔行稳健如飞,不见丝毫迟滞;“鸡鸣刷燕晡秣越”用北方燕地清晨梳鬃、南方越地午后吃草的对照,压缩时空,极写奔行之速;“神行电迈,蹑慌惚”则通过“电”、“慌惚”等意象,将其行动速度推至极致。通过写天马日驰千里、来去无踪的特质,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才识卓异、志在四方,却难得知音赏识的内在情怀,亦隐喻仕途波折、空负凌云之志的忧愤。第三段六句转写天马一度荣耀时的宫廷生活。“曾陪时龙蹑天衢”暗指诗人天宝初年供奉翰林的得意时期,曾与帝王近臣同列,跻身显位;“羁金络月”描绘天马佩戴金饰的华贵形象,寓示身处显赫之地;“逸气棱棱凌九区”写其威仪盖世、身价连城,“白璧如山”以夸张比喻其价值之高;“回头笑紫燕”则借比嘲讽世俗庸才,彰显自身不群之姿。此段意象华丽、节奏昂扬,既映照天马在天子御厩中春风得意的荣耀,也投射出李白昔日在长安受宠若惊、气象万千的个人经历。第四段十四句则陡转风格,书写天马遭弃之苦与流浪之悲。“盐车上峻坂”以负重攀登象征人生困顿,“倒行逆施”揭示世途违道悖理;“伯乐翦拂中道遗”哀叹知音中道弃之,才尽被弃之痛尤甚;“少尽其力老弃之”以冷峻直白的语言批判世态炎凉,毫不粉饰现实之残酷;“严霜五月凋桂枝”则以典故隐喻屈才遭谗,如邹衍之冤,情感更趋沉郁。天马晚景的潦倒,不仅映射李白因永王事牵连被贬流放的现实窘境,也呈现出诗人深切的自伤与愤懑之情。盐车、峻坂、残阳、孤影,层层堆叠,构建出一个从高处跌落的悲剧轨迹。结尾八句则在悲怆中寄寓希冀。“愿逢田子方”借战国仁人典故表达渴求知己与理解;“恻然为我悲”是对世人能共鸣自身遭际的期待;“请君赎献穆天子”幻想重归天子身边,再效犬马之劳;“犹堪弄影舞瑶池”则寓示即便垂老,亦愿一展余辉,为国效力。以“舞马”比自身虽不复当年骏健,但仍可供奉文苑的忠诚与才能。末段通过神话典故的再嫁接,使诗人身世沉浮的情感升华为普遍的时代困境,同时也显现出李白虽遭厄运却未曾熄灭的自信与渴望。
4. 作品点评
此诗既是对天马的咏叹,也是对李白自身际遇的寄托,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声情并茂,展现了李白性格中既傲岸不羁、又渴望知遇的二重特质,是一首寓情于物、寄怀深远的咏物佳作。
# 郊庙歌辞,汉郊祀歌中题。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 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一列于《郊庙歌辞》,引《汉书·武帝纪》曰:“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萧士赟注云:“《天马歌》者,古乐府车马六曲之一。汉郊祀乐歌亦有《天马之歌》,乃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及太初四年,诛宛王获宛马作。太白此辞,其制恐不出此。”又云:“此篇盖为逸群绝伦之士不遇知己者叹。亦白自伤其不用于世,而求知于人也与?”胡震亨云:“汉郊祝《天马》二歌,皆以歌瑞应。太白所拟,则以马之老而见弃自况,思蒙收赎,似去翰林后所作。”
近代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
下一篇:唐·张志和《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