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骓路与阳台近":骑在骏马上,行至那如阳台般浪漫的地方附近,
# 阳台:用宋玉《高唐赋》事,喻指男女会合。,斑骓:苍白杂毛的马。
"前度无题初借问":想起前次相遇,借着无关紧要的话头才敢初次搭问。
"暖风鞭袖尽闲垂":暖风吹拂,马鞭和衣袖随意垂落,其实藏着几分紧张,
"微月帘栊曾暗认":朦胧月色下,曾透过帘栊悄悄打量你的模样。
"梅花未足凭芳信":梅花尚不足以传递我的情意,
"弦语岂堪传素恨":琴弦又怎能诉说深藏的愁怨。
"翠眉饶似远山长":你那如远山般舒展的翠眉,此刻定也紧锁着化不开的愁绪,
"寄与此愁颦不尽":这无尽的相思,就寄在那眉间的蹙颦里吧。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斑骓路与阳台近,前度无题初借问”:首句以“斑骓”(骏马)点出行踪,“阳台”暗用巫山神女典故,渲染相遇之地的浪漫氛围;“前度无题初借问”写初次相遇时,借着无关紧要的由头搭话,“无题”“初借问”尽显男子搭讪时的羞涩与试探,暗藏初见时的心动。“暖风鞭袖尽闲垂,微月帘栊曾暗认”:上片结句以景衬情。“暖风”点明时节,“鞭袖闲垂”刻画男子手垂马鞭、衣袖轻晃的闲适姿态,实则暗藏紧张;“微月帘栊”勾勒朦胧月色下的帘影,“暗认”二字写透过帘隙悄悄打量对方的细节,将初见时的羞涩、心动藏于光影之中,画面温柔而含蓄。下片“梅花未足凭芳信,弦语岂堪传素恨”:转入当下相思。“梅花”本是传情信物,却“未足凭”,言其难以传递心意;“弦语”(琴弦声)本可寄情,却“岂堪传”,叹其无法诉说深藏的怨愁。两句以“未足”“岂堪”的否定,层层递进,写尽思念无凭、情意难诉的无奈。“翠眉饶似远山长,寄与此愁颦不尽”:末句以想象作结。“翠眉似远山”化用“远山眉”的意象,勾勒女子眉峰如远山般舒展又含愁的模样;“颦不尽”则聚焦其紧锁的眉头,将自身无法排解的愁绪,与想象中对方的愁态相融,使无形之“愁”化为可感的眉峰与颦蹙,余味悠长,尽显相思的缠绵与深沉。
上一篇:宋·寇准《题花》
下一篇:宋·杨无咎《望江南·钟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