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é
yáng
liǔ

朝代:唐作者:张九龄浏览量:2
xiān
xiān
zhé
yáng
liǔ
chí
qíng
rén
zhī
guì
lián
shì
yuán
chūn
chí
jǐng
néng
jiǔ
fāng
fēi
xīn
gèng
chóu
zhēng
shù
róng
bìn
lǎo
biān
chén

译文

纤细的杨柳枝被我轻轻折下,手持这柳枝寄托给远方的情人。一枝柳条何足珍贵,只因它承载着故园春天的情深。美好的春景哪能长久留存,柳枝的芬芳不久也将逝去变陈。更令人忧愁的是那远征戍边之人,容颜在边塞的风尘中渐渐衰老无韵。

逐句剖析

"纤纤折杨柳":纤细的杨柳枝被我轻轻折下,

# 纤纤:细嫩轻柔。指柳枝。

"持此寄情人":手持这柳枝寄托给远方的情人。

# 情人:故人,老朋友。

"一枝何足贵":一枝柳条何足珍贵,

"怜是故园春":只因它承载着故园春天的情深。

# 故园:故乡,家园。,怜:爱,惜。

"迟景那能久":美好的春景哪能长久留存,

# 迟景:迟暮景色。

"芳菲不及新":柳枝的芬芳不久也将逝去变陈。

# 新:新开的指花。,芳菲:花草的芳香。

"更愁征戍客":更令人忧愁的是那远征戍边之人,

# 征戍客:出征在外驻守边地的人,指诗中女子的情人。

"容鬓老边尘":容颜在边塞的风尘中渐渐衰老无韵。

# 容鬓:面容,翼发,指脸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折杨柳》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一位思妇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她对远征戍边情人的深深思念。诗人借杨柳依依之姿,寓情于景,将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语言温婉感人,令人动容催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曲江公”。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二十一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对唐诗的发展影响颇大;其五言律诗讲究情致深婉,蕴藉自然。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他还乐于提携后进,王昌龄、孟浩然、王维等皆受其青睐。主要作品有《感遇》《杂诗》《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著有《曲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即描绘诗人轻轻折下一枝纤细的杨柳,寄托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营造出依依惜别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比一枝柳条与故园春光的价值,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随后,诗人又感慨时光易逝、青春难留,新折的柳枝在旅途中将逐渐失去芬芳,正如人的青春和容颜也会随岁月流逝。最后,诗人由个人的离愁别绪联想到国家的征戍之事,更加担忧远征边疆的将士,他们的容颜在边塞的风尘中逐渐老去,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郊《苦寒吟》

下一篇:唐·李商隐《月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