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有乐游":在城墙的角落有乐游原,
"表里见皇州":从这里可以看见皇城的里里外外。
"策马既长远":骑马前行已经走了很远的路,
"云山亦悠悠":远处的云山也是悠远绵长。
"万壑清光满":众多山谷都充满清亮的光辉,
"千门喜气浮":千家万户都浮动着喜气。
"花间直城路":花朵之间是通往城中的道路,
"草际曲江流":草丛里是曲江的流水。
"凭眺兹为美":在此凭眺是很美好的,
"离居方独愁":但离群独居正独自忧愁。
"已惊玄发换":已经惊讶地发现黑发已经变白,
"空度绿荑柔":徒然度过像绿荑般柔美的青春岁月。
"奋翼笼中鸟":像笼中鸟一样想要奋力展翅,
"归心海上鸥":有着像海上鸥鸟一样的归心。
"既伤日月逝":已经感伤时光流逝,
"且欲桑榆收":而且想要在晚年有所收获。
"豹变焉能及":像豹子那样迅速改变命运哪里能够赶得上呢,
"莺鸣非可求":像黄莺那样美好的境遇也不是可以强求的。
"愿言从所好":希望依从自己的喜好,
"初服返林丘":穿上最初的衣服返回山林丘壑。
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曲江公”。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二十一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其五言古诗,对唐诗的发展影响颇大;其五言律诗讲究情致深婉,蕴藉自然。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他还乐于提携后进,王昌龄、孟浩然、王维等皆受其青睐。主要作品有《感遇》《杂诗》《望月怀远》《旅宿淮阳亭口号》等。著有《曲江集》。
1. 分段赏析
“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两句是点明地点与整体观感。一个“乐”字点出此地是游乐之地,“表里”二字则写出视野的开阔,既看到城郭之内,又看到城郭之外,整个皇州的风貌尽收眼底,展现出一种宏观的视野和对所处环境的整体感知,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奠定了基础。“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两句描写出行与观景的状态。“策马既长远”写出诗人骑马远行,行程已远,“既”字强调了这种状态的不间断和持续性。“云山亦悠悠”则描绘出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峦悠远绵长的景象,“悠悠”二字不仅写出了云山的形态,更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衬托出诗人骑马远行时的心境。“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两句是对景色的具体描写。“万壑清光满”描绘出无数山谷中都充满了清澈明亮的光辉,“万壑”极言山谷之多,“清光满”则写出了景色的澄澈与饱满,给人以开阔、明朗之感。“千门喜气浮”写出众多门户都浮动着喜气,“千门”显示出城市的繁华与规模之大,“喜气浮”则将无形的喜气具象化,仿佛能看到那种欢乐的氛围弥漫在城市之中。“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两句进一步细化景色描写。“花间直城路”描绘出城中道路从花丛间穿过,“花间”点明环境的优美,“直”字写出道路的笔直,给人一种规整之感。“草际曲江流”则写江水在草丛间蜿蜒流淌,“曲”字生动地表现出江水的曲折之态,与上句的“直”形成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凭眺兹为美,离居方独愁”两句由景入情。“凭眺兹为美”承接上文对美景的描写,表达出此时凭栏眺望所看到的景色是如此美好。“离居方独愁”则笔锋一转,道出自己远离家乡、独自居住的忧愁,“方”字强调了这种愁绪在看到美景时更加浓烈,以乐景衬哀情,更显愁之深沉。“已惊玄发换,空度绿荑柔”两句感叹时光流逝。“已惊玄发换”中“已惊”直接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头发变白的惊讶,“玄发换”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无情,曾经的乌黑头发如今已变白。“空度绿荑柔”则进一步感慨自己白白度过了如柔荑般美好的青春时光,“空度”二字充满了悔恨与无奈,“绿荑柔”则以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时光流逝的遗憾。“奋翼笼中鸟,归心海上鸥”两句以鸟自比,表达归心。“奋翼笼中鸟”将自己比作被困在笼中的鸟,虽有奋翅高飞之心,却无法挣脱束缚,“奋翼”写出了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归心海上鸥”则把归心比作海上的鸥鸟,鸥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海上,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归乡生活的向往,“归心”二字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既伤日月逝,且欲桑榆收”两句表达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既伤日月逝”承接上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字强调了这种伤感的持续性。“且欲桑榆收”则表达出想要在晚年有所作为、挽回时光的想法,“桑榆”常用来比喻晚年,诗人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光里有所收获,体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豹变焉能及,莺鸣非可求”两句进一步深化感慨。“豹变焉能及”中“豹变”本指豹纹的美丽变化,这里比喻美好的变化,诗人表示自己难以达到这种美好的状态,“焉能及”写出了无奈与自叹。“莺鸣非可求”则以莺鸣比喻美好的事物,表明这些美好并非自己所能追求到的,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无奈之感。“愿言从所好,初服返林丘”两句表达归隐的愿望。“愿言从所好”直接表明自己愿意顺从自己的心意,“愿言”体现出一种真诚的愿望。“初服返林丘”则具体说明想要回到山林之中,恢复最初的生活状态,“初服”象征着纯真质朴的生活,“返林丘”明确表达了归隐的意愿,体现出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唐·戴叔伦《暮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