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轻时闻":睡意很轻很淡不时有声音传来耳畔,
"晚鹊噪庭树":时间已临近傍晚,乌鹊在庭中树上叫得正欢。
"又说今夕天津":又听说今天夜里故事发生在银河渡口的西岸,
# 天津:银河的别称。
"西畔重欢遇":银河的西岸啊,一年一度的欢晤重现。
"蛛丝暗锁红楼":然而,蛛丝紧锁着门户,红楼啊却显得十分幽暗,
"燕子穿帘处":只留下小小一处让燕子往来穿过帷帘。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天上未必能比得过情感更加痛苦的人间。
"秋鬓改":秋天的鬓发已渐衰渐变,
"妒月姊、长眉妩":不由得羡妒月姊啊,双眉永远妩媚娇妍。
# 眉妩:双眉妩媚可爱,又作眉抚。,月姊:指月中的嫦娥。
"过雨西风":刚刚下过阵雨,西风又送来雨点,
"数叶井梧愁舞":井上梧桐叶落几片,带着忧愁舞姿蹁跹,
# 愁:一本作“秋”。
"梦入蓝桥":只有进入梦境才能在蓝桥会面,
# 蓝桥:蓝桥驿。
"几点疏星映朱户":疏星数点点,把红色的门窗映遍。
"泪湿沙边凝伫":泪水湿透衣衫,长时间凝神,伫立沙边。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节令悼亡爱情题材的词。该词以七夕牛郎织女传说为引,通过暮秋萧瑟之景与个人凄凉心境的交织,既描绘了传统节令的时空氛围,又营造出生死相隔的哀婉意境。
2. 写作手法
双关:“秋上人心”的拆字法,“心上秋”合为“愁”字,双关季节之秋与心境之愁。通过谐音关联自然与情感,含蓄深化主题。直抒胸臆:哀叹“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的直白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强烈情感喷发,让情感直接宣泄而出。以直白痛切的语言,抒发对爱妾离世的锥心之痛,凸显生死相隔的绝望。对比:“鹊桥相会”(一年一夕)与“人间永诀”(生死离别)形成强烈反差。牛郎织女虽隔天河却得岁岁重逢,词人却连“重见伊人”都成奢望,“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的慨叹,将神话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残酷。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七夕神话为引,抒写离别之痛。开篇“睡轻”四句,描写词人七夕夜半梦半醒的状态:庭院树梢喜鹊频繁鸣叫,暗示牛郎织女即将跨越天河相会。“天津”点明天河渡口,神话意象与现实听觉结合,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蛛丝”两句转写现实处境:屋角蛛网积尘,暗示久居荒寂,唯有燕子穿堂作伴,反衬爱妾缺席的孤独。“天上”句以牛郎织女年一度相会,对比人间永诀之苦,通过“未比人间更情苦”的结论,将神话叙事转化为个人情感载体。全词上片紧扣七夕主题,由神话引申至现实离别,时空交叠中强化情感张力。下片聚焦衰老境遇与相思之苦。“秋鬓改”两句直述年老体衰,白发渐生引发对长生者的复杂情绪。嫦娥意象既象征永恒,又暗含对青春永驻的渴望,折射出老年人对生命规律的无奈。“过雨”两句以秋景寄情,梧桐落叶与萧瑟风雨共同构成凄凉氛围,“离人心上秋”点明季节与心境的双重寒意。“梦入”三句转入深层心理:星河映照空庭,独步河畔垂泪,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揭示相思成疾的生存状态。下片通过衰老、秋景、独处等意象群,构建出凄清苍凉的情感空间,与前半神话的瑰丽形成强烈反差。
4. 作品点评
作品以七夕传说为切入点,将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其个人经历相结合,通过描绘分离的哀伤,既展现了特定时节的氛围,又融入了对亲眷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上一篇:宋·孙道绚《南乡子·春闺》
下一篇:宋·释如净《偈颂三十八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