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鸠呼雨屋东啼":那青灰色的斑鸠在屋子东边啼叫,仿佛在呼唤着雨水的到来,
"麦穗初长燕子飞":田地里的麦穗才刚刚开始生长,燕子在天空中轻快地飞来飞去。
"竹里人家鸡犬静":竹林环绕中的人家,鸡和狗都安安静静的,没有喧闹之声,
"水边官舍吏民稀":在水边的官府房舍里,官吏和百姓都很稀少,显得十分清静。
"溪声夜涨寒通枕":夜晚的时候,溪水的声音因为水位上涨而变大,那带着寒意的声音仿佛都传到了枕边,
"山色朝晴翠染衣":早晨天气晴朗,那秀丽的山色一片翠绿,仿佛把人的衣裳都染上了绿色。
"赖有西邻好诗句":幸亏有西边邻居所作的美妙诗句,
"赓酬终日自忘机":我和他整天相互以诗唱和酬答,完全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之心。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诗人先从听觉写起,屋东传来苍鸠呼雨的啼叫声,仿佛在呼唤着雨水的到来,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灵动。接着视觉描写,看到初长的麦穗和飞翔的燕子,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初夏田园风光图,麦穗初长暗示着丰收的希望,燕子飞舞则给画面带来了动态美。颔联“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由自然景色转向乡村生活场景。竹林环绕中的人家,鸡犬安静,没有喧闹之声,呈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静谧与安宁。水边的官舍,官吏和百姓都很少,这里暗示了官员和百姓们的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宁静的共生状态,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颈联“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上句写夜间所闻所感,溪水在夜间涨水,那带着寒意的声音仿佛传到了枕边,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寂静与清凉。下句写清晨所见,早晨天气晴朗,山色一片翠绿,仿佛把人的衣裳都染上了绿色,展现出清晨的美好和山水的宁静。这两句从听觉、感觉、视觉等方面多角度写景,写出了山雨夜涨之时山村的静谧清寒之美和雨后天晴山村的明朗青翠之丽,暗示了诗人宁静舒畅的心境。尾联“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幸亏有西边邻居所作的美妙诗句,诗人和他整天相互以诗唱和酬答,完全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之心。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与西邻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宁静、闲适生活的享受,在与邻居的诗酒唱和中,诗人沉浸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喧嚣。
上一篇:宋·邵雍《忧梦吟》
下一篇: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