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有孤松":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
# 南轩:轩原本指多窗的长廊,这里泛指当南的窗外。
"柯叶自绵幂":枝叶是多么茂密。
# 绵幂:密密层层的样子,枝叶稠密而相覆之意。,柯叶:枝叶。
"清风无闲时":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
"潇洒终日夕":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 日夕:早晚。“终日夕”与上句“无闲时”对举。,潇洒:洒脱,无拘束貌。此以形容松树枝叶在清风中摆动的样子。
"阴生古苔绿":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
# 阴生古苔绿:阴凉处生出的青苔颜色深绿。阴生:阴凉处生出的青苔颜色深绿。
"色染秋烟碧":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 色染秋烟碧:苍翠的青松似乎将秋一的烟岚都染绿了。
"何当凌云霄":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
# 凌云霄:直上云霄。,何当:犹言何日、何时。
"直上数千尺":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言古诗。诗人先写南轩有棵孤松,枝叶绵幂,展现其独特的外在形象;接着描述清风中松树潇洒的姿态,以及松树生长环境中阴生古苔、色染秋烟的景象;最后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表达对孤松能够直上云霄的期待,实则抒发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心情。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借孤松这一形象,将自己的情感、志向寄托其中,通过赞美孤松的高洁、挺拔和追求凌云的气势,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品格和远大的抱负。动静结合:“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是动态描写,展现松树在清风中的姿态;“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和“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是静态描写,描绘松树的外在和生长环境,动静结合使诗歌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夸张:尾联“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孤松的高耸,增强诗歌的感染力,突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铺垫:开篇“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运用铺叙手法,细致描绘出南轩孤松枝叶茂密的外在形态,给读者直观印象。烘托:“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再对松树生长的环境进行描写,来烘托松树高大苍翠。“阴生古苔绿”,是说由于松树高大,在它的阴处长出了碧绿的古苔。既言“古苔”足见这棵松树的年岁之长。半空中松树茂密的枝叶,一片浓密翠绿,而地上的古苔也呈现出一片绿色,上下辉映,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要染绿了似的。“色染秋烟碧”,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迷人景象。其中一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都着上了宜人的色彩。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运用铺叙之法,生动勾勒出一幅画面:南轩旁,一棵孤松傲然挺立,其枝干苍劲,枝叶繁茂,层层叠叠,仿佛昂首于天外。起笔便强调“孤松”,突显其超凡脱俗。紧接着,对松树枝叶的繁茂、蓬勃生机以及四季常青的特点加以描绘,成功塑造出松树郁郁葱葱、古朴高洁的形象。“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此两句描绘清风不停吹拂松树的情景,风动而松劲,更显松树的苍劲挺拔。古人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里的“清风”“潇洒”“日夕”等词汇,以及展现动态的表述,赋予诗意一种豪迈奔放、气势磅礴之感。风因松而显其强劲,松因风而展其刚劲,为后文期盼孤松“直上数千尺”的凌云壮志埋下伏笔。“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诗人转而描绘松树的生长环境,以此烘托其高大与苍翠。因松树高大,阴处生出碧绿古苔,言及“古苔”,便可知这棵松树年岁已久。半空中,松树枝叶浓密翠绿,地上古苔与之呼应,上下一片绿意,仿佛将周遭空气都染绿。“色染秋烟碧”,生动呈现出这一迷人景致,一个“染”字,精妙地为景物增添了动人色彩。末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诗人以夸张之语极言松树之高。这是诗人见孤松后生发的感慨,并非简单的赞叹,而是因不满足于眼前之景,萌生出的对孤松直上云霄的期待与盼望,实则寄寓着诗人自身对高远志向的不懈追求。
4. 作品点评
《南轩松》是李白诗歌中颇具特色的托物言志之作。从艺术特色上看,诗人巧妙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孤松的形象与自己的志向紧密相连,意象鲜明且富有韵味;铺叙、夸张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情感表达上,真挚地传达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出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情怀与豪迈气概。整首诗意境开阔,格调高昂,展现了李白青年时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唐范传正《李白新墓碑》
# 南轩松,李白自喻,借以言志。按:由以下二诗,可知太白在安陆,虽栖隐山中,实有待时而起之意。
近代安旗《李白诗秘要》
上一篇:唐·李白《陌上桑》
下一篇:唐·张仲素《春游曲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