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花香信尚浅":庭院里的花,还没有一点开放的消息,
# 尚浅:意谓为时尚早。,香信:即花信,开花的消息。花信尚浅,犹言离开花时日尚早。花信,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最玉楼先暖":而玉楼中的女子已经最先感到了春天的暖意。
# 最玉楼先暖:与“春江水暖鸭先知”意近,是说刚刚有有一点春天的气息,思妇就感到春意了。最:副词。犹正,恰。先暖:先得暖意。
"梦觉春衾":本打算夜间做个美梦,去到江南找寻游子,可惜这个梦没有做成,
# 梦觉春衾:梦觉二句:梦觉,睡醒。春衾,春季用的被子。衾,被子。二句说梦中到了江南,而在香衾中醒来,江南依旧在遥远的地方。春衾,一本作“香衾”。
"江南依旧远":醒来之后仍然觉得江南路途遥远,不能到达。
"回纹锦字暗剪":暗地里写封信,
# 剪:剪裁,指编排书信的文字。,暗:默默的样子。,回纹锦字:指寄予爱人的书信。回文,诗词的修辞手法之一。某些诗词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均能成诵。锦字:此处指书信。纹:一作文。
"谩寄与、也应归晚":偷偷地寄给他,那也是徒劳,他照样不会早些回来。
# 谩:徒然。一作漫。
"要问相思":如果要问我的相思有多么长的话,
"天涯犹自短":那么与之相比,天涯,也得算短的。
#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思妇词。这首词上阕写思妇孤独寂寞,盼游子归来;下阕写她想写信又觉多余。全词通过层层形象描写,展现思妇的深切思念。她既机灵敏锐,又因相思而颠三倒四。这种反差,生动地表现了她在相思之苦中的矛盾与煎熬。
2.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江南依旧远”与“相思犹自短”的对比,突出了思妇相思之深,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男子迟归的复杂情感。这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和曲折性。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妇的相思之情。起首两句“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点明时节是冬末春初,庭院中花木虽未盛开,但已透出春的气息。玉楼中的思妇最先察觉到这种变化,暗示她一直在期盼春天,期待远行人的归来。然而,“梦觉香衾,江南依旧远”,一梦醒来,思妇发现江南依旧遥远,徒增愁怨。下阕写思妇日间的活动。“回纹锦字暗剪”表现她偷偷剪写回文锦字,寄托相思之情。一个“暗”字尽显她相思的隐秘与深沉。她深知寄去锦字也无济于事,只能徒叹奈何。结尾“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以天涯比相思,突出思妇情深似海。天涯虽远,但与她的相思相比,却显得短暂。这句词令人联想到秦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名句,进一步强化了相思之苦。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描写了思妇的相思之情,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与《江南曲》的直白怨怼和《古诗十九首》的自我安慰不同,词中思妇以“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温柔表达情感,与男子“江南依旧远”迟归形成对比,曲折深婉。词句“尚浅”与“归晚”、“依旧远”与“犹自短”相互照应,体现了晏几道婉丽的词风和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
# 梦生于情,“依旧”二字中,一波三折。艳词至小山,全以情胜,后人好作淫亵语,又小山之罪人也。
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