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ǎo
yǐn
·
·
jīng
wén
wěi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jīng
wén
wěi
shí
yǒu
jiǔ
nián
zhōng
liè
zhèn
qiāng
róng
wèi
qiáo
jiā
dào
qiān
jūn
zhǎng
yóu
shì
jiàn
yuán
gōng
西
zhān
wēn
luò
shén
sōng
lián
zhào
qióng
gōng
rén
jiān
yǎng
chéng
jīn
liú
qióng

译文

先帝以文治武功治理天下,在位十九年。遗留的功业威名震慑着羌戎等边疆部族。渭桥两旁,各国的君长夹道朝拜,这都是建元时期的功绩。向西眺望,温润的洛水与神圣的嵩山映入眼帘。佛寺的光辉与华美的宫殿交相辉映。人间俯仰之间,已从往昔变为如今,而先帝的恩泽将会永远流传,没有穷尽。

逐句剖析

"经文纬武":先帝以文治武功治理天下,

# 经文纬武:又作文经武纬,泛指皇帝治国的文治武功。

"十有九年中":在位十九年。

# 十有九年:神宗在位十九年。

"遗烈震羌戎":遗留的功业威名震慑着羌戎等边疆部族。

# 羌戎:指我国西部少数民族。

"渭桥夹道千君长":渭桥两旁,各国的君长夹道朝拜,

# 渭桥夹道千君长:指汉甘露三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来朝。汉皇帝于渭桥上受礼,单于君长王侯夹道迎驾者数万人,山呼万岁。作者以此比喻宋神宗。

"犹是建元功":这都是建元时期的功绩。

"西瞻温洛与神崧":向西眺望,温润的洛水与神圣的嵩山映入眼帘。

# 温洛:洛水变暖。《易纬乾凿度》:“帝威德之应,洛水先温,六日乃寒。”

"莲宇照琼宫":佛寺的光辉与华美的宫殿交相辉映。

# 琼宫:仙人所居之处。,莲宇:佛之莲花宝座。

"人间俯仰成今古":人间俯仰之间,已从往昔变为如今,

"流泽自无穷":而先帝的恩泽将会永远流传,没有穷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导引·经文纬武》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为迎奉神宗皇帝御容至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所作。上阕歌颂神宗皇帝在位十九年间既有文治又有武功,遗留的功绩威名震慑羌戎,建元之功显著,渭桥夹道君长见证其功绩。下阕描绘向西眺望温洛与神崧,宫殿辉煌,感叹人间俯仰变迁,而神宗皇帝恩泽无穷。整首词语言风格庄重典雅,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的歌颂与追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应制词。整首词借迎奉御容之事,营造出庄严肃穆且带有追思的氛围,表达对神宗皇帝的歌颂、缅怀以及对其恩泽的赞叹。

2. 分段赏析

上阕:“经文纬武,十有九年中”直接点明主题,高度概括神宗皇帝在位的十九年,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经文”体现皇帝对国家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治理,“纬武”则突出其军事上的才能与成就,简洁有力地为神宗皇帝的功绩定下基调。“遗烈震羌戎”进一步阐述神宗皇帝遗留的功绩和威名,其影响力之大,足以震慑周边的羌戎少数民族。此句彰显了神宗皇帝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卓越成就,展现出国家的强大与威严。“渭桥夹道千君长,犹是建元功”,在渭桥夹道,众多少数民族君长前来。他们的到来,是因为神宗皇帝建元时期的伟大功绩,从侧面烘托出神宗皇帝的功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敬仰,增强了对神宗皇帝歌颂的力度。下阕:“西瞻温洛与神崧。莲宇照琼宫”,视角转向向西眺望的景色,温洛与神崧映入眼帘,而那壮丽的宫殿光彩照人。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庄严肃穆、宏伟壮丽的画面,不仅展现了皇家宫殿的辉煌,也为下文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人间俛仰成今古,流泽自无穷”由眼前的景象引发感慨,人间世事在俯仰之间就发生了今古的变化,但神宗皇帝的恩泽却永远流传。此句将历史的变迁与神宗皇帝恩泽的永恒相对比,表达出对神宗皇帝的深深缅怀与对其恩泽的高度赞美,使整首词的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锡畴《新荷》

下一篇:宋·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