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不住":无法留住春天,
"恰似年光无味处":就好像这一年过得平淡无奇,没什么值得回味。
# 年光:年华;岁月。
"满眼飞英":眼前落花纷飞,
"弹指东风太浅情":转眼间东风就这般无情地吹过,不留痕迹。
# 弹指:捻弹手指作声。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如同手指弹动的一刹那。
"筝弦未稳":古筝的弦还未调稳,
"学得新声难破恨":新学的曲子也难以化解心中的愁绪。
"转枕花前":于是,我转身在花丛前躺下,
"且占香红一夜眠":暂且在这绚烂的花海中,伴着花香度过一夜安眠。
# 香红:指花。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伤春怀人词。描绘了暮春时节繁花凋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以及内心无法排遣的愁绪与怅恨。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上阕首句“留春不住”,词人直接点明自己对春天逝去的无奈,毫不掩饰内心的情感,使读者能迅速感受到其惋惜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让情感传达更加直接有力,引发读者共鸣。借景抒情:“满眼飞英”描绘暮春落花纷飞之景,以落花这一典型意象,营造出凄美、凋零的氛围。词人借眼前衰败之景,抒发内心因春天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与失落,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同时,落花意象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强化了词中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主题。拟人:“弹指东风太浅情”,词人将东风拟人化,指责其薄情,把春天匆匆带走。东风本是自然现象,被赋予人的情感后,成为词人情感的宣泄对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春天快速消逝的不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
3. 分段赏析
上阕:“留春不住”开篇直抒胸臆,短短四字,便将词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之情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恰似年光无味处”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将春天的离去比作岁月变得平淡无味,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内心因美好事物消逝而产生的空虚感。“满眼飞英”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落花纷飞的景象,“满眼”强调落花之多,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凄美、凋零的氛围。而“弹指东风太浅情”则运用拟人手法,指责东风在弹指间就将春天带走,太过薄情。东风本是自然现象,词人却赋予其情感,借此抒发自己对春天匆匆离去的不满与嗔怪,将内心的惆怅之情推向高潮。下阕:“筝弦未稳,学得新声难破恨”,词人试图通过弹奏古筝来排解心中的愁绪,然而琴弦尚未调试安稳,新学的曲调也难以驱散内心的怨恨。“未稳”和“难破”两个词,细腻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烦躁与愁苦之深,即便借助音乐也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的纠缠。“转枕花前,且占香红一夜眠”,在无奈之下,词人选择在落花之前辗转难眠,想要在这最后的美好时光里,暂且占有这满地的落花,与它们共度一夜。“转枕”体现出词人内心的不平静,而“且占”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贪恋与不舍,以一种看似消极的方式,表达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在落寞中又带有一丝对短暂美好的珍视。
上一篇:宋·苏辙《秦穆公墓》
下一篇:宋·黄公度《山行即事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