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sāng
·
·
luàn
hóng
yāo
绿
fēng
chuī
jìn

朝代:宋作者:吕本中浏览量:3
luàn
hóng
yāo
绿
fēng
chuī
jìn
xiǎo
shì
shū
lóu
qīng
ōu
zǒng
xiàng
rén
hèn
shōu
nián
nián
chūn
hǎo
nián
nián
bìng
qiè
西
yóu
shuǐ
dōng
liú
cán
huā
yàng
chóu

译文

漫天的红花绿叶被春风吹尽,小市旁,疏落的楼阁间,细雨纷飞,轻鸥掠过。这一切都被收进离人的愁恨里。年年春光美好,年年我却在病中苦挨,自从我往西漂泊,江水依旧向东流去,不像那残花,还带着一样的愁绪。

逐句剖析

"乱红夭绿风吹尽":漫天的红花绿叶被春风吹尽,

"小市疏楼":小市旁,疏落的楼阁间,

"细雨轻鸥":细雨纷飞,轻鸥掠过。

"总向离人恨里收":这一切都被收进离人的愁恨里。

"年年春好年年病":年年春光美好,年年我却在病中苦挨,

"妾自西游":自从我往西漂泊,

"水自东流":江水依旧向东流去,

"不似残花一样愁":不像那残花,还带着一样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采桑子·乱红夭绿风吹尽》是宋代吕本中的作品。此词主题围绕惜别与春愁,借春日残景抒发离情。内容上,先描绘风吹尽乱红夭绿、小市疏楼、细雨轻鸥等衰败之景,皆融入离人恨意;接着写年年春好却年年抱病,自己西游,水向东流,以对比凸显孤独,强调不像残花般忧愁,实则愁意更深。写作手法方面,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如用残败春景烘托离愁;还运用对比,如自身行踪与水流方向、自己与残花的对比。上阕侧重写景抒情,下阕着重叙事抒情。作品评价上,词作意境凄美,情感细腻,用词婉约,以常见意象巧妙组合,将离愁别绪与春愁交融,含蓄深沉地表达情感,颇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公著曾孙。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后因忤逆秦桧被罢官。吕本中的诗属江西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活法”之说。其作诗常常锻字炼句,刻意苦吟,讲求新意。他还擅长填词,主要写离思别情、春花秋月等传统题材。其词用语清丽自然,表现手法新颖。主要作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此词开篇“乱红夭绿风吹尽,小市疏楼”,描绘出一幅春日将逝的衰败景象。“乱红”写落花纷杂,“夭绿”指嫩绿的枝叶,它们在风的吹拂下渐渐消逝,展现出时光流逝、春光不再的无奈与凄凉。“小市疏楼”则勾勒出一幅略带寂寥的市井与楼阁画面,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惆怅的基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繁华渐去、略显冷清的环境之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细雨轻鸥,总向离人恨里收”,细腻地刻画了眼前的景致与内心的情愫。细雨如丝,轻轻飘洒,空中有轻盈的鸥鸟飞过,这本是自然中常见的景象,但在离人的眼中,却都被融入了无尽的怨恨之中。“总向恨里收”一句,将景与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细雨和轻鸥抒发了离别之人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愁绪,仿佛这些自然元素都成为了承载离恨的载体,使读者能深切地体会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由景入情,进一步倾诉内心的烦恼与身世之感。每年春天都是如此美好,然而自己却年年因病缠身,这里的“病”并非单纯的身体之疾,更是一种心灵的憔悴与忧伤。“妾自西游”点明了女子孤独漂泊的境遇,她独自踏上西游之路,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却只能与病痛和寂寞相伴,更添几分身世的凄凉与无奈,让人对这位女子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水自东流,不似残花一样愁”,以水和残花作对比,深化情感表达。水依旧自顾自地向东流淌,无情无义,而残花却饱含着忧愁。这里借水的冷漠不知愁,反衬出残花(亦如词人自己)的多愁善感,表现出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她觉得自己如同那残花一般,在时光的长河中凋零飘落,满心忧愁却无人知晓,只能独自承受这命运的捉弄,将全词的惆怅与哀怨之情推向高潮,令人动容。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真挚的情感抒发,塑造出一位在春日里饱受离恨与身世之苦折磨的女子形象,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其内心的愁苦与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除官》

下一篇:宋·辛弃疾《贺新郎·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