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ō
xíng
·
·
xuě
méi
huā

朝代:宋作者:吕本中浏览量:3
xuě
méi
huā
méi
huā
xuě
dōu
jué
nǎo
rén
fēng
wèi
ā
shuí
zhī
qǐng
jūn
wèn
nán
lóu
yuè
nián
tàn
méi
shí
jié
lǎo
lái
jiù
shì
rén
shuō
wèi
shuí
zuì
dǎo
wèi
shuí
xǐng
dào
jīn
yóu
hèn
qīng
bié

译文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能请您去问问南楼上的月亮。记得往年,正是去探赏梅花的时节。如今人老了,往事也无人再提。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逐句剖析

"雪似梅花":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

# 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梅花似雪":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

# 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似和不似都奇绝":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

# 不似:不像。

"恼人风味阿谁知":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

# 阿谁:谁,何人。

"请君问取南楼月":只能请您去问问南楼上的月亮。

"记得去年":记得往年,

# 去年:一作“旧时”,往年。

"探梅时节":正是去探赏梅花的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如今人老了,往事也无人再提。

"为谁醉倒为谁醒":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

"到今犹恨轻离别":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 轻离别:轻易的离开了你。,到今:直到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踏莎行·雪似梅花》是南宋词人吕本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梅花与雪的相似之处,寄托了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梅花冰清玉洁的品格与所怀念之人的气质非常相似,在赏梅时看到这样的美景,更容易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种思念之情自然地从眼前景物中生发出来,虽然情感深沉却表达得十分自然。词中表达的离别愁绪尤其体现在结尾两句,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公著曾孙。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后因忤逆秦桧被罢官。吕本中的诗属江西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活法”之说。其作诗常常锻字炼句,刻意苦吟,讲求新意。他还擅长填词,主要写离思别情、春花秋月等传统题材。其词用语清丽自然,表现手法新颖。主要作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怀人词。描绘了雪与梅花交相辉映、似与不似的奇绝景致,营造出清雅高洁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在探梅时节追忆往事,因轻离别而产生的恼人相思与悔恨之情,将景与情天然融合,尽显深婉流美之韵味。

2. 写作手法

设置悬念:月亮下的美景本该让人心情舒畅,但这位词人却觉得“恼人”。这里说的“恼人”其实和“撩人”意思相近,这种用法在古诗词里经常出现。虽然触动人心的缘由没有明说,作者却用疑问句表达:“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这样的写法留下想象空间,引导读者自行思考其中深意。借景抒情:“恼人风味阿谁知”一句,将难以言说的愁绪归因于景物的“奇绝”,实则是借雪梅的微妙差异,映射内心对离别与孤独的敏感。“请君问取南楼月”一句,将抽象情感投射于具象的明月。词人未直写思念,却通过月光的永恒性,暗示了情感的绵长与遗憾的不可消解。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唐代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宋代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唐代张谓《早梅》诗说它们形似难辨:“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而宋代王安石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其不似,《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在本词中词人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在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月亮下的美景本该让人心情舒畅,可词人偏觉得这景象“恼人”。其实这里的“恼人”可以理解为既让人心烦又让人心动的矛盾感受,这种用法在诗词里很常见。词人并没有直接说明是什么让人心神不宁,只是含糊带过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他故意不把话说透,留给读者去想象其中缘由。词的下片讲述了词人思念的缘由:“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原来去年梅花盛开之际,词人与心爱之人曾一同赏梅,南楼的明月也记得那段时光。如今两人分离,景物依然如故,人事却已全非。直到词的结尾才明白,“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词人为何总是借酒消愁——只因当初轻易离别留下的遗憾。整首词先用许多含蓄的描写遮掩心事,像层层迷雾遮住月亮,最后才拨开云雾道出实情。这样写让读者经历从困惑不解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最终在情感上得到共鸣与安慰。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的主旨全赖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明。其艺术手法恰似画龙,于云雾翻腾之间,时而显露一鳞,时而现出一爪,最后龙头现身、点睛传神,从而令整条龙不仅体态矫健,更透出十足神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必大《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

下一篇:宋·李清照《题八咏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