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jiāng
shàng

朝代:宋作者:吕本中浏览量:3
shì
jiǔ
shū
yīng
bēi
chūn
chóu
jiē
fèng
huáng
tái
shù
yīn
ài
fān
yǐng
guò
què
suí
cháo
xìn
lái
shān
rén
kān
duì
yǐn
huā
hèn
chóng
kāi
xuě
fēng
xiè
nián
nián
shì
fēng
guāng
huí

译文

客居之事长久以来都比不上饮酒之乐,春天的愁绪如同连接着凤凰台一般绵延不断。树阴无法阻挡帆船的影子掠过,雨气却随着潮水一同涌来。青山好似故人,可以与之对饮,花朵如同遗留的遗憾,不再重新开放。雪覆篱笆、风拂水榭,年年如此,我却总是轻易地辜负了这些美好的风光。

逐句剖析

"客事久输鹦鹉杯":客居之事长久以来都比不上饮酒之乐,

"春愁如接凤凰台":春天的愁绪如同连接着凤凰台一般绵延不断。

# 凤凰台:古台名。在今南京城西南。

"树阴不碍帆影过":树阴无法阻挡帆船的影子掠过,

"雨气却随潮信来":雨气却随着潮水一同涌来。

"山似故人堪对饮":青山好似故人,可以与之对饮,

"花如遗恨不重开":花朵如同遗留的遗憾,不再重新开放。

"雪篱风榭年年事":雪覆篱笆、风拂水榭,年年如此,

"辜负风光取次回":我却总是轻易地辜负了这些美好的风光。

# 取次:草草,仓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步至江上》是宋代诗人吕本中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以江边漫步为线索,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与人生感慨。首联以“鹦鹉杯”“凤凰台”两个典故,道出客居生活的不如意与春愁的绵长;颔联描绘树阴下帆船驶过、雨气随潮而至的江上景象,动静结合,暗含时光流逝之感;颈联运用比喻,将山比作故人、花喻为遗恨,表达孤独之情与对往昔的追忆;尾联感慨年年都有雪覆篱墙、风拂水榭的美景,自己却总是轻易错过,流露出对时光虚度的遗憾。全诗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南宋诗人。字居仁,号紫微,人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吕公著曾孙。绍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后因忤逆秦桧被罢官。吕本中的诗属江西派,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活法”之说。其作诗常常锻字炼句,刻意苦吟,讲求新意。他还擅长填词,主要写离思别情、春花秋月等传统题材。其词用语清丽自然,表现手法新颖。主要作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崇宁四年(1105),吕本中于宿州江畔感怀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诗。描绘了诗人暮步江上时所见的树阴下帆船驶过、雨气随潮而至的景象,以及将山比作故人、花喻为遗恨的独特感受,营造出孤寂怅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愁思、对往昔的追忆之情,以及因时光虚度、美景易逝而生的遗憾与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诗人开篇便借典故抒发愁绪。“鹦鹉杯”常代指饮酒作乐,诗人却说客居之事长久以来都比不上饮酒之乐,暗示客居生活的不如意;“凤凰台”则让人联想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感慨,诗人的春愁如同连接凤凰台一般,绵延不绝,奠定了全诗忧愁的基调。颔联“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诗人将目光投向江上景色。浓密的树阴未能阻挡帆船的影子掠过,而雨气却随着潮水如期而至。“不碍”与“却随”形成对比,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动态变化,又暗含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在静谧的画面中增添了一丝微妙的不安。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运用精妙的比喻,将青山比作故人,仿佛可以与之对饮倾诉;把花朵比作遗恨,感叹花开不再,韶华易逝。此联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既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又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法重来的遗憾。尾联“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年年都会出现的雪覆篱笆、风拂水榭的美景,然而自己却总是轻易地辜负这些美好的风光。“辜负”二字,饱含着诗人对时光虚度的悔恨与无奈,也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喻良能《月台》

下一篇:宋·陆游《寄赠湖中隐者》

猜你喜欢